[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8627.1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6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佳;陈可;鲁小兵;刘志刚;黄鑫;段甫川;徐钊;张佳怡;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M1/225 | 分类号: | B60M1/225;B60M1/23;B60M1/2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冯精恒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流量 电气化铁路 接触 悬挂 结构 | ||
1.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由若干个锚段相互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段包括两支承力索(1)、吊弦(2)、接触线(3)和悬挂点(4);相邻所述锚段通过锚段关节(5)相连接;
所述承力索(1)由若干个所述悬挂点(4)提供支撑,所述承力索(1)通过所述吊弦(2)悬挂所述接触线(3);
所述锚段关节(5)包括关节电连接(8)以及下锚补偿装置(10),两个相邻所述锚段通过所述关节电连接(8)电气连接,所述下锚补偿装置(10)用于为所述承力索(1)和所述接触线(3)提供张力,所述下锚补偿装置(10)分别设置在所述承力索(1)和所述接触线(3)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索(1)与所述接触线(3)通过横向电连接(7)电气连接;
所述横向电连接(7)上端通过两个线夹分别与两支承力索(1)相连接,下端通过软铜绞线与所述接触线(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索(1)采用标称截面为150平方毫米的铜合金绞线,且所述承力索(1)的额定工作张力不小于15kN;所述接触线(3)采用标称截面为150平方毫米的铜合金带槽圆杆,且所述接触线(3)的额定张力不小于20k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段中部的所述悬挂点(4)上设置有中心锚结(6),所述中心锚结(6)包括至少两根固定索(11),两根所述固定索(11)分别与所述中心锚结(6)相邻的两个悬挂点(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锚补偿装置(10)包括补偿滑轮组(12)以及坠砣(13),所述承力索(1)和所述接触线(3)通过所述补偿滑轮组(12)与所述坠砣(1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索(1)在水平面的投影上所述锚段长度方向折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点(4)之间的跨距不大于55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点(4)与所述接触线(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95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锚段同一端的所述承力索(1)对应的所述下锚补偿装置(10)和所述接触线(3)对应的所述下锚补偿装置(10)间隔设置,且所述承力索(1)对应的所述下锚补偿装置(10)和所述接触线(3)对应的所述下锚补偿装置(10)的间隔距离为50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弦(2)按固定间隔分别吊悬在两支所述承力索(1)上,并逐一与所述接触线(3)垂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86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