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铝合金高压压铸用真空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0263.0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李鹏飞;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纽泰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24 | 分类号: | F16K3/24;F16K3/314;F16K27/04;B22D17/20;B22D17/14;B22D17/3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张晓健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制造 技术 铝合金 高压 压铸 真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铝合金高压压铸用真空阀,包括阀体、阀芯及弹性件;所述阀体整体呈圆柱形结构,且阀体上设有阀孔、多个真空气道A、真空气道B;所述真空气道A的进气口位于整体的端面,且进气口呈轴对称的双锥台结构,且双锥台结构的接合处为进气孔;所述真空气道B位于阀体内,真空气道B的一端连通真空气道A,另一端与阀孔相通且呈变截面的扇形结构;所述弹性件套设于阀芯外壁,阀芯受外力挤压时,阀芯向阀孔内滑动以阻断真空气道B与阀孔;阀芯不受外力挤压时,弹性件顶升阀芯以使真空气道B与阀孔连通。本发明利用末端的金属液关闭气道,阀芯堵塞的故障率大幅度降低,压铸生产稳定性及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铝合金高压压铸用真空阀。
背景技术
真空金属压铸成型技术现已普及应用到新能源汽车、5G通讯、传统汽车铸件的改善、电子、家用、航空等领域,真空压铸技术是将金属液在冷却成型前把型腔内的空气抽出,降低压射比压,降低气孔率,提高产品的致密度,增强机械性能。真空阀在真空压铸工艺中是个非常重要的部件。
在现有技术中,真空阀大多采用电气控制开关闭合,但是这种电磁阀价格昂贵,且故障率较高,当真空阀损坏或堵塞时,更换及清理时间也非常的长,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现有真空阀的真空抽气面积设计也非常的局限,压铸过程中时间非常的短,当截面积设计局限时严重影响了抽真空效果,气流在负压状态下,通过受限的截面积,流导非常小,压力损坏非常大,无法到达生产过程中理想的真空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铝合金高压压铸用真空阀,利用末端的金属液关闭气道,真空阀芯堵塞的故障率大幅度降低,压铸生产稳定性及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此外设置多个真空气道A,通气面积加大,吸气效率提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铝合金高压压铸用真空阀,包括阀体、阀芯及弹性件;所述阀体整体呈圆柱形结构,且阀体上设有阀孔、多个真空气道A、真空气道B;所述真空气道A的进气口位于阀体的端面,且进气口呈轴对称的双锥台结构,且双锥台结构的接合处为进气孔;所述真空气道B位于阀体内,真空气道B的一端连通真空气道A,另一端的出气口与阀孔相通,且出气口处设有锥形挡块;所述弹性件套设于阀芯外壁,阀芯受外力挤压时,阀芯向阀孔内滑动以阻断真空气道B与阀孔;阀芯不受外力挤压时,弹性件顶升阀芯以使真空气道B与阀孔连通。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阀孔呈台阶状,阀芯为大小圆柱状的两段结构;所述阀芯的大圆柱段滑动连接于阀孔的大径段,阀芯的小圆柱段伸入至阀孔的小径段;所述弹性件套设于阀芯小圆柱段,且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阀芯大圆柱段的端面,另一端抵接于阀孔的孔肩处;所述阀芯受外力挤压时,阀芯的大圆柱段堵住阀孔与真空气道B的接合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阀芯大圆柱段与阀孔大径段之间的间隙为0.02~0.03m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真空气道A的数量为3~5个。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进气孔的内径尺寸为0.5~0.8m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阀体内部设有集尘室,集尘室位于真空气道A与真空气道B的接合处;所述阀体侧壁上设有贯通集尘室的维护口,且维护口处螺纹配合有堵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堵头不凸出于阀体的侧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的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铝合金高压压铸用真空阀,利用末端的金属液关闭气道,真空阀芯堵塞的故障率大幅度降低,压铸生产稳定性及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纽泰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纽泰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0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