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电痕腐蚀ADSS光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2625.X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4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世坤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C08L23/06;C08L63/00;C08K9/04;C08K9/06;C08K3/04;C08K5/541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晋圣智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电痕 腐蚀 adss 光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电痕腐蚀ADSS光缆,包括:中间加强件、紧套光纤、阻水层、内护套、非金属加强件和外护套;其中,若干个紧套光纤设置在外护套内侧并与中间加强件绞合,紧套光纤和外护套之间依次设置阻水层、内护套、非金属加强件;所述外护套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80‑100份聚乙烯树脂、30‑40份环氧树脂、10‑20份二茂铁接枝的氧化石墨烯、10‑15份硅酸烷基酯、10‑20份填料、1‑5助剂。本发明以聚乙烯树脂和环氧树脂作为外护套层的主料,添加了二茂铁接枝的氧化石墨烯作为抗电痕组成,二茂铁和氧化石墨烯两者配合显著提高了抗电痕效果,同时加入硅酸烷基酯与二茂铁交联包结作用提高了的疏水性能,进一步减少了“电痕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电痕腐蚀ADSS光缆。
背景技术
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随着各种高低压电力输送网络的敷设,对于智能化电网的需求也越加强烈,而这些都依赖于信息的传递。ADSS光缆(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在电力网络的使用上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对于传统的ADSS光缆,由于设于室外的ADSS光缆通常在使用过程中表面会积聚大量粉尘,表面粉尘在接触到雨水等情况下形成浊液与电磁场,其共同作用下会产生电流,同时在自身与外界的热作用下,浊液又会不断挥发,当液体完全挥发后,电流又突然中断,因而形成电弧,表现在光缆外观上形成树枝状的痕迹,我们称之为“电痕”。电痕对ADSS光缆护套料形成了电腐蚀作用,严重的电痕会导致护套料的击穿,分解,进而导致断裂,导致光缆使用寿命大幅缩减。同时,光缆表面抗污效果差,在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时会传播大量粉尘细菌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电痕腐蚀ADSS光缆,以聚乙烯树脂和环氧树脂作为外护套层的主料,添加了二茂铁接枝的氧化石墨烯作为抗电痕组成,二茂铁和氧化石墨烯两者配合显著提高了抗电痕效果,同时加入硅酸烷基酯与二茂铁交联包结作用提高了的疏水性能,进一步减少了“电痕”的产生。
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抗电痕腐蚀ADSS光缆,包括:中间加强件、紧套光纤、阻水层、内护套、非金属加强件和外护套;其中,若干个紧套光纤设置在外护套内侧并与中间加强件绞合,紧套光纤和外护套之间依次设置阻水层、内护套、非金属加强件;所述外护套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80-100份聚乙烯树脂、30-40份环氧树脂、10-20份二茂铁接枝的氧化石墨烯、10-15份硅酸烷基酯、10-20份填料、1-5助剂。
优选地,二茂铁接枝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工艺包括:将二茂铁甲酸、二氯甲烷、无水吡啶、草酰氯混合均匀,升温至回流温度,反应5-6h,得到二茂铁甲酰氯;将二茂铁甲酰氯、氧化石墨烯分散在二氯甲烷中,滴加三乙胺,升温至50-60℃反应18-20h得到二茂铁接枝的氧化石墨烯。
优选地,二茂铁甲酸、二氯甲烷、无水吡啶、草酰氯的重量体积比g:ml:ml:ml为1-2:10-20:0.1-0.2:1-1.5。
优选地,二茂铁接枝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中,二茂铁甲酰氯、氧化石墨烯的重量比为10:2-4。
优选地,二茂铁甲酰氯、二氯甲烷、三乙胺的质量体积比g:ml:ml为1-1.2:10:0.1-0.2。
优选地,二茂铁接枝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中,氧化石墨烯为胺化氧化石墨烯和/或烷基化氧化石墨烯。
优选地,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工艺为: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去离子水中,调节pH至8-9,加入乙二胺,升温至60℃,在微波条件下反应8-10h。
优选地,微波功率为800-1500W。
优选地,氧化石墨烯和乙二胺的重量比为10:0.5-2。
优选地,烷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工艺为:将氧化石墨烯中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烷基偶联剂,升温至80-90℃微波条件下反应4-6h,得到烷基化氧化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世坤,未经徐世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2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