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2858.X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皓生;潘云帆;李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超声 装置 | ||
1.一种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在内管外侧,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厚度方向极化的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套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端部,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均分别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相连,所述超声换能器适于沿导管本体轴向产生厚度方向极化的超声波,以实现向血栓端部施加超声;所述超声换能器沿所述导管本体轴向方向设有通孔,所述内管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外管置于所述超声换能器外;以及
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密封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顶面设置有声匹配层,厚度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外壳侧壁、外管顶端和位于所述超声换能器下端的内管侧壁密封相连,使得所述绝缘外壳、超声换能器底端、位于超声换能器下端的内管外壁和外管顶端之间形成空腔,形成空腔的内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微孔,形成空腔的绝缘外壳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微孔,所述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沿所述内管圆周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孔沿所述绝缘外壳圆周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导管本体相连;
超声信号发生器,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与操作手柄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为多通管,所述多通管进一步与导丝和注射器连接,所述导丝可伸入所述导管本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包括:
相互电连接的信号发生器开关、信号发生器、信号放大器以及超声换能器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28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