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2858.X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皓生;潘云帆;李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超声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在内管外侧;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套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端部,所述超声换能器适于沿导管本体径向产生超声波;以及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密封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外壳。本发明的装置利用厚度方向极化的超声换能器,实现向血栓端部施加超声,超声产生空化效应撕裂血栓,超声能量促进溶栓药物对血栓的渗透,增加溶栓药物作用面积,加速血栓溶解,实现从头到尾溶解血栓的目的,采用非插入式溶栓,对血管损伤小,尤其适用于陈旧性血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
背景技术
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一般可分为急性新鲜血栓和陈旧性血栓,陈旧性血栓质地坚硬,与血管壁粘连牢靠,2-4周较小的陈旧性血栓大部分患者可完全自行吸收,而对于体积较大的陈旧性血栓,一般难以自行吸收,部分患者只能极化、再通,无法完全吸收。
有研究表明在经导管溶栓(CDT)的基础上施加在超声,可增强药物溶栓效果,并且超声会诱导空化效应,产生剪切力和微射流等能量,使血栓发生撕裂,增加了药物与血栓的接触面积,加速血栓溶解。但是,目前多数超声溶栓导管普遍是通过导管前部插入血栓块内,侧向释放药和施加超声,在血栓块内部进行溶栓治疗,这种方法更适合急性新鲜血栓。对于陈旧性血栓,因其质地坚硬,与血管壁粘连牢靠,若通过导管插入血栓内部溶栓,极易损伤血管,危险性大,且操作难度高。目前亟需研发一款针对陈旧性血栓溶栓治疗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所述装置利用厚度方向极化的超声换能器,实现向血栓端部施加超声,超声产生空化效应撕裂血栓,超声能量促进溶栓药物对血栓的渗透,增加溶栓药物作用面积,加速血栓溶解,实现从头到尾溶解血栓的目的,采用非插入式溶栓,对血管损伤小,尤其适用于陈旧性血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在内管外侧,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套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端部,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均分别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相连,所述超声换能器适于沿导管本体径向产生超声波;以及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密封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外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介入血栓头部(不与血栓接触,超声换能器的头部距离血栓端部1~2毫米左右),采用的超声换能器可以沿导管本体径向(即沿厚度方向,也即沿导管本体端面向前)产生超声波,实现向血栓端部施加超声,超声产生空化效应撕裂血栓。超声能量促进溶栓药物对血栓的渗透,增加溶栓药物的作用面积,加速血栓溶解,实现从头到尾溶解血栓。采用非插入式溶栓,整个过程装置无需与血栓直接接触即可发挥作用,从而避免导管插入血栓块内而损伤血管,对血管损伤小,危害小,也降低了操作难度,尤其适用于陈旧性血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介入式超声溶栓装置还可以具有下列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超声换能器沿所述导管本体管径方向设有通孔,所述内管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外管置于所述超声换能器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超声换能器顶面设置有声匹配层,厚度为1~2m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绝缘外壳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外壳侧壁、外管顶端和位于所述超声换能器下端的内管侧壁密封相连,使得所述绝缘外壳、超声换能器底端、位于超声换能器下端的内管外壁和外管顶端之间形成空腔,形成空腔的内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微孔,形成空腔的绝缘外壳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微孔,所述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微孔沿所述内管圆周排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微孔沿所述绝缘外壳圆周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28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