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改性添加剂的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3509.X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宁;杨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润纳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N30/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华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0 | 代理人: | 杨春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改性 添加剂 润滑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带有改性添加剂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使用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础油73~85份、复合剂8~15份、粘滞剂3~5份、降凝剂1~3份、抗泡剂1~3份和增粘剂1~3份,所使用辅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乙二硫醇15~20份、六氯环戊二烯17~25份、过二硫酸钾10~15份、五氧化二磷7~10份、水1200~1500份、石墨烯0.25~2份、高锰酸钾13~18份和过氧化氢12~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改性添加剂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使用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础油73份、复合剂8份、粘滞剂3份、降凝剂1份、抗泡剂1份和增粘剂1份,所使用辅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乙二硫醇15份、六氯环戊二烯17份、过二硫酸钾10份、五氧化二磷7份、水1200份、石墨烯0.25份、高锰酸钾13份和过氧化氢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改性添加剂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使用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础油78份、复合剂11份、粘滞剂4份、降凝剂2份、抗泡剂2份和增粘剂2份,所使用辅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乙二硫醇17份、六氯环戊二烯21份、过二硫酸钾13份、五氧化二磷9份、水1350份、石墨烯1.15份、高锰酸钾16份和过氧化氢1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改性添加剂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使用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础油85份、复合剂15份、粘滞剂5份、降凝剂3份、抗泡剂3份和增粘剂3份,所使用辅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乙二硫醇20份、六氯环戊二烯25份、过二硫酸钾15份、五氧化二磷10份、水1500份、石墨烯2份、高锰酸钾18份和过氧化氢1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改性添加剂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改性添加剂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润滑油制作:将基础油和复合剂按8~15:1~3的比例倒入反应釜中,再使用超声搅拌仪以1000~1500r/min的速度搅拌5~8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至65~72℃,继续搅拌10~15min直至混合液运动粘度达到20~30Pa.s,后使混合液温度保持在60~75℃,再依次将降凝剂和粘滞剂按与混合液1:7~1:10的比例开800~1000r/min的速度搅拌8~10min,得到半成品混合液,最后将抗泡剂和增粘剂按与混合液1:8~1:11的比例开1200~1600r/min的速度搅拌12~15min,在搅拌过程中加入0.5~1份超细金属粉末,将半成品混合液升温至78~85℃,保温30~40min,即获得润滑油成品;
步骤二:氧化液制作:将乙二硫醇、过二硫酸钾、五氧化二磷和水按1~3:1~3:2~4:7~10的比例在反应釜中混合后,在75~83℃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磁力搅拌5.7~6.6h得到第一氧化液;将六氯环戊二烯和高锰酸钾按10~15:1~3的比例加入到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的温度维持在8~12℃,开100~300r/min的速度搅拌1~3min,后在33~38℃的条件下反应1.8~2.2h后,得到半成品第二氧化液,在半成品第二氧化液中按1~3:10~15的比例加入水,在40℃~50℃的条件下反应1.8~2.2h后,得到将成品第二氧化液,在将成品第二氧化液中按2~3:20~30:1~3的比例加入水和过氧化氢,静置一天,得到成品第二氧化液;
步骤三:石墨烯反应:按1~3:30~50的比例将石墨烯加入至第一氧化液中,顺次进行第一氧化处理、稀释、过滤、干燥,得到中间液;
步骤四:中间液反应:按1:1的比例将中间液加入至第二氧化液中,顺次进行第二氧化处理、离心、酸洗、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
步骤五:添加剂制作:将氧化石墨烯置于水、乙醇、六水合硝酸铈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经超声搅拌,得到润滑油添加剂;
步骤六:添加剂与润滑油的混合:将润滑油添加剂与润滑油成品混合,得到带有改性添加剂的润滑油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润纳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润纳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35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银浆制栅线电极的异质结光伏电池
- 下一篇:一种油漆滚筒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