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白梅花的腊梅花香型黄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4055.8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1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边金霖;杜晓;周伦理;何涛;颜莉书;柯智航;吴永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4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东东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梅花 腊梅 花香 型黄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白梅花的腊梅花香型黄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春季所制黄茶为茶坯;S2、采摘半开放的腊梅花;S3、将茶坯与腊梅花拌合后进行低温窨制;S4、窨制结束后进行冷冻干燥;S5、将干燥后的茶样与腊梅花拌合然后再次进行低温窨制;S6、采摘花苞状态的白梅花与窨制茶样配伍拌合;S7、冷冻干燥后低温贮藏即得。本发明通过将腊梅花、白梅花与黄茶配伍,同时采用二次低温连窨等技术,赋予了黄茶具有明显的腊梅花香馥郁鲜灵、白梅花香甜香带坚果香的香气特征,增加了成品茶香气的复杂度、协调性和持久性,丰富了茶品香味的层次感,提高了茶品滋味的醇厚度,非常适合冬、春季饮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白梅花的腊梅花香型黄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并在绿茶的工艺基础之上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类等物质部分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摊放、炒(蒸)青、初揉(或理条)、初闷(包)黄、复炒(烘)、复揉(或理条)、堆(摊)黄、干燥等。黄茶的摊放、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炒(蒸)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湿热或干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来自百度百科)。
由于传统黄茶内质香气甜纯,滋味甜醇,特征性不高,茶的品质有待提高,在黄茶制作工艺中插入窨制工艺制得花香型黄茶,花香型黄茶不仅克服了传统黄茶在滋味、香气、品质等方面的不足,还拓宽了花茶的的应用领域,进一步发挥了花茶的经济效益,满足了多元化消费群体的需求。然而,花香型黄茶在制作过程中花香气与茶香气的统一协调、茶叶外形、汤色以及滋味等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不足,市面上流通的花香型黄茶不是花香掩盖过茶香,就是黄茶失去了原有风味,而且在滋味的厚度上和层次感上协调性均较差,这是限制花香型黄茶应用的主要原因。
中国专利CN102940064A公开了一种以黄茶为胚料的珠兰花茶加工方法,其工艺大致为:黄茶茶坯与鲜珠兰花拼配→25-40℃窨制→茶花分离→烘干茶胚→茶胚与鲜珠兰花炒制或/和提花处理。该专利技术声称:针对目前没有出现过以黄茶为胚料窨制珠兰花茶的问题,结合黄茶茶胚的特点,改进了窨制工艺,同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制备得到的珠兰花茶具有汤色黄亮,滋味甘醇鲜爽不苦涩,并具有黄茶的特殊功效,增加了珠兰花茶的原料选择范围。该专利技术实则是将原有以绿茶茶胚制作的珠兰花茶替换为以黄茶茶胚制作珠兰花茶,利用黄茶本身所具有的香气低,滋味淡薄的特点,以克服原有珠兰花茶滋味茶味重,回甘差,涩感强的缺点,其制得的珠兰花茶主要以珠兰花的香气和滋味为主,因此该专利将其归为珠兰花茶。该方式虽然克服了香气不持久的问题,但没有克服花香型黄茶所存在的茶香和花香不协调、滋味缺少厚度、茶味和花香味缺乏层次感、等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农业大学;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4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拼装的楼梯架
- 下一篇:富氧燃烧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