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底盘摆臂总成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5645.2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4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捷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10 | 分类号: | B23K20/10;B23K20/2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底盘 总成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摆臂总成焊接装置,包括超声波焊接装置和设置在超声波焊接装置内部的下模结构、上模结构,下模结构由底座、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底座为一块矩形平板,且其板体的前后侧边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通过在第二模体的上表面开设第一模槽和第二模槽,并通过在第二模体的上表面开设第三槽口,并在第一模槽、第二模槽和第三槽口组合构成的槽口之中设置由连接板、第一活塞杆、活塞、密封杆和复位组件组合构成的密封组件,从而通过气压脱模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顶针脱模方式,从而有效避免顶针在待焊接件表面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均布压力过大而留下压痕的问题,从而有效保证了其最终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底盘摆臂总成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底盘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
传统的底盘悬挂系统中的汽车底盘摆臂总成其通常都是采用金属材质铸造,但是金属的刚性通常都较低,所以现在汽车上的汽车底盘摆臂总成已经改为采用金属材质和工程塑料进行组合搭配使用,而其工程塑料部分通常都是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进行焊接连接,但是传统的超声波焊接装置在模具中卡合的都较紧,从而导致其在焊接完成之后脱模非常的困难,所以部分模具之中都是采用顶针进行辅助脱模,但是顶针由于其接触点较小,并且其接触点受力可能并不均匀,从而导致其局部压力较大,从而容易在零件的表面留下压伤或划痕,从而影响到最终成品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摆臂总成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底盘摆臂总成焊接装置,包括超声波焊接装置和设置在超声波焊接装置内部的下模结构、上模结构,所述下模结构由底座、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所述底座为一块矩形平板,且其板体的前后侧边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下模结构为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下模安装座之上,所述第二模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模槽和第二模槽,且第二模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模槽和第二模槽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与第一槽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模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槽口,所述第三槽口的设置位置与第一槽口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且第三槽口之中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第一槽口上端侧壁上预留有第一气孔,且第一气孔通过第一气管与供气设备相连接,且第三槽口的下端侧壁上预留有第二气孔,且第二气孔通过第二气管与供气设备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槽和第二模槽为对称设置,且第一模槽和第二模槽的正下方设置有相同的槽口结构,且其槽口结构之中均设置有密封组件。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其第一模体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且第二模体上开设有螺纹孔,其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螺纹孔之间为相对应设置,且底座、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之间为通过螺栓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由连接板、第一活塞杆、活塞、密封杆和复位组件组合构成,所述活塞为活动设置在第三槽口之中,且连接板、第一活塞杆、活塞、密封杆为同轴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由气缸、次级活塞和次级活塞杆组合构成,所述气缸为一截圆管结构,且其管体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板一体成型,且气缸为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槽口的顶面相连接,且气缸的管体侧壁的靠上端开设有第三气孔,且第三气孔的位置处通过第三气管与供气设备相连接,且次级活塞杆的下端为通过第三连接板与连接板的上表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在处于顶出状态时,密封杆与第二槽口之间留有间隙,且复位组件在处于收回状态时,其密封杆的上表面与模槽的底面为相平齐设置。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在密封组件上共等间距设置有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捷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捷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5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