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级硅胶餐具模压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5829.9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翠华;马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翠华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43/32;B29C43/36;B29C43/50;B02C18/10;B02C23/16;B29B7/16;B29B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级 硅胶 餐具 模压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级硅胶餐具模压成型方法,包括下模架、上模架与进料架,所述下模架上端安装有上模架,下模架左侧安装有进料架,所述下模架包括下模座、导柱、顶件杆、定位圆板、电动伸缩杆、凹模固定板、凹模板与滑动轨道一,所述进料架包括固定长板、滑动轨道二、电动推杆、固定块、滑动长板、进料槽、支架杆、盛料筒、进料漏斗、电机一、转动柱与搅拌架,本发明通过下模架与上模架相配合,对模具进行定型,通过进料架对原料进行定料进料,从而对原料进行进料处理,同时对原料进行搅拌与筛分,从而使混合后的原料质量提高,整个进料过程无需人工进行参与,从而提高装置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具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品级硅胶餐具模压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安全性是食用餐具必不可少的,而硅胶餐具由于它的原材料具有一定的环保型,原材料主要由二氧化硅浓缩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不溶于液态与固体不溶于任何物质,化合稳定性强,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冲突,且具备一定的防摔防碰撞功能,并且使用寿命长,老化寿命持久,长期使用不易变形,可以在高温低温以及多种环境下正常使用,因此硅胶餐具的使用范围逐渐增大,硅胶餐具制造方法主要是模压法,其是将胶料或预成型半成品直接装入模具的型腔,然后进行压制并硫化,从而得到制品零件的方法。
在对硅胶餐具进行模压成型的过程中,由于硅胶餐具模具的结构限制,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食品级硅胶餐具模压成型模具在加工餐具时,一般需要人工控制进料的量,定量所花费的时间长短极易与工人的熟练度相关,因此极易导致设备加工效率降低。
(2)传统的食品级硅胶餐具模压成型模具在加工餐具时,原料需要另外进行加工处理,加工过程中原料的质量难以均匀,同时由于质量不均匀,从而极易导致加工过程中的效率较低,同时增大了加工零件的磨损。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级硅胶餐具模压成型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品级硅胶餐具模压成型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食品级硅胶餐具模压成型设备,该食品级硅胶餐具模压成型设备包括下模架、上模架与进料架,采用上述食品级硅胶餐具模压成型设备对食品级硅胶餐具进行模压成型时的具体方法如下:
S1、通入原料:通过进料漏斗将原料通入盛料筒,此时通过电机一带动搅拌架对原料进行搅拌与破碎;
S2、移动加料:通过电动推杆控制进料槽的水平位移,从而将经过搅拌破碎后的原料通入进料槽;
S3、移动合模:通过电动推杆控制进料槽的水平位移,从而将进料槽内的原料通入凹模板内,此时通过导柱与导套相配合,从而进行合模;
S4、排气固化:将塑模进行松动,从而排出进行合模后的原料中的气体,此时对其进行压制,使其固化;
S5、脱模处理: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顶件杆向上运动,从而对餐具工件推出,最后对餐具成品进行表面处理;
所述下模架上端安装有上模架,下模架左侧安装有进料架;
所述下模架包括下模座、导柱、顶件杆、定位圆板、电动伸缩杆、凹模固定板、凹模板与滑动轨道一,下模座外侧沿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导柱,下模座中部沿周向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顶件杆,顶件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圆板,定位圆板下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下模座上端固定安装有凹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上端固定安装有凹模板,凹模固定板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滑动轨道一;通过下模座对导柱进行固定,通过顶件杆对定位圆板进行固定,通过电动伸缩杆控制定位圆板的垂直位移,从而控制顶件杆对成品进行脱模处理,通过凹模固定板对凹模板与滑动轨道一进行固定,通过滑动轨道一限制滑动长板的运动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翠华,未经孙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58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