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全基因组随机突变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6691.4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风清;赵明;魏东芝;高苗苗;陶欣艺;熊亮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9/22;C12N15/81;C12N1/19;C12R1/86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余永莉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rispr cas 系统 基因组 随机 突变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全基因组随机突变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全基因组随机突变方法基于CRISPR‑Cas系统,通过随机gRNA文库的引导,对生命体的全基因组进行散弹式随机切割,在非保真式DNA修补作用下,引发全基因组尺度上的随机突变。该全基因组随机突变方法可用于定向进化以及迭代进化,本发明以酿酒酵母生产β‑胡萝卜素为验证模型,在两个月内,完成了7轮迭代突变筛选,获得产量提高到10.5倍的进化菌株。组学分析表明平均每次操作可引入约122个突变,有50%左右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说明经过突变进化,酵母代谢发生了深度重塑,实验证实本发明是一项简易可控的基因组变异新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全基因组随机突变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模拟自然进化,在实验室对生命体进行快速进化,是研究细胞复杂代谢性状、发展细胞新功能和实现生物育种的重要手段。实验室进化的思想由来已久,物理或化学“诱变”作为一种实验室进化的手段早在1920年代就已经出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技术和理论体系,积极推动了抗生素、有机酸、维生素、甾体制药、现代酿造、酶制剂、农作物育种等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时至今日,诱变仍是许多企业和实验室育种的重要手段,在生物工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诱变技术的不足之处也日益突显,例如:①单一诱变手段所产生的变异类型较为单一,连续使用效果差,通常需要多种诱变技术复合使用;②操作危险,特别是化学诱变和辐照诱变,对操作人员有潜在的危害;③许多诱变方法需要特殊的设备、药剂或工作环境;④突变子稳定性差,易回复突变;⑤工作量大,周期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诱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验室进化手段。鉴于此,若能克服上述问题,开发一种能够模拟复合诱变效果的新型基因组变异技术,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000年以来,陆续出现了多重自动化基因组工程(MAGE)和基因组复制工程(GREACE)等几种较为典型的实验室进化技术。GREACE从破坏基因组复制的保真性入手,构建具有高频突变特性的细胞,使其能够自发、连续地发生基因组突变,但不足之处在于其变异类型单一,且突变子稳定性差,需要开发严谨的基因组复制调控系统,以防筛选后的菌株进一步发生高频突变。MAGE是一种依赖于基因组复制的变异技术,以人为设计合成的单链DNA寡核苷酸(30-110bp)为突变载体,通过在基因复制叉附近与基因组发生非保真性匹配,从而整合进入滞后链而导致基因组变异。对于错配修复能力较强的微生物,MAGE的使用效果不佳,需要对微生物的错配修复能力进行抑制;此外,其只能在基因组复制起点附近发挥作用,远离复制点的突变效率会快速下降,在20kb处只有约1%的突变率。上述技术在展现良好应用效果的同时,也显现出了明显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