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流锥及发射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7034.1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波;郑立伟;李满溢;陈亮;黄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际荣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K9/60 | 分类号: | F02K9/60;F41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林涛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发射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火箭发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流锥及发射平台。所述导流锥包括:导流部,由所述导流锥的顶面至底面倾斜设置;分隔部,由所述导流部外表面延伸而成,并适于将所述导流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区域。本发明提供的导流锥,通过在所述导流部的外表面延伸形成分隔部,并将所述导流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区域,使不同的发动机喷流喷射在不同的导流区域,从而避免多机并联大型运载火箭起飞时多台发动机同时工作所产生的多股喷流尾流场相互干扰,改善火箭起飞时箭体周围的气动力/热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箭发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流锥及发射平台。
背景技术
运载火箭在点火起飞阶段,发动机喷流会对影响区内的发射台及箭体产生强烈的气动力/热冲击,若不采取措施会造成严重的地面设备损坏,甚至影响火箭的发射及后续飞行的安全。为了缓解起飞阶段的发动机喷流造成的破坏,往往需要在发动机下方设置导流锥,目前行业内主要通过在地面设置单向或双向楔形导流锥来对发动机喷流进行引导,或设计复杂的地下导流槽来缓解起飞阶段严酷的发动机喷流气动力/热环境。
对于小型运载火箭,起飞喷流冲击弱,通过在发射台放置简单的单向或双向导流锥能够满足发射需求,但对于多机并联大型运载火箭,起飞喷流气动环境要恶劣的多,与单台发动机相比,多台发动机同时工作所产生的尾流场因多股喷流相互干扰而变得更为复杂。另外对于带中心发动机的多机并联运载火箭,起飞时中心发动机会对导流锥凸起部位造成直接的热冲击,往往会引起导流锥的烧蚀破坏而失效。而采用设计地下导流槽加喷水系统的组合方式,设计复杂,综合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多机并联大型运载火箭的起飞导流效果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导流效果的导流锥。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多机并联大型运载火箭的起飞导流效果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导流效果的发射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流锥,包括:
导流部,由所述导流锥的顶面至底面倾斜设置;
分隔部,由所述导流部外表面延伸而成,并适于将所述导流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区域。
可选的,所述导流部由所述导流锥的顶面至底面呈弧面形或楔形设置。
可选的,由所述导流锥的顶面至底面,呈弧面形设置的所述导流部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分隔部由所述导流部外表面沿高度方向延伸而成。
可选的,所述导流部绕中轴线环绕一周而成,并沿顶面至底面的高度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
可选的,由所述导流部的中轴线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至少两个所述分隔部。
可选的,两相邻所述分隔部之间呈夹角α设置,其中,0°<α≤180°。
可选的,多个所述分隔部在所述导流锥的顶面呈高度平齐状态设置。
可选的,所述导流锥表面包覆有防热涂层。
本发明提供的发射平台,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导流锥。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导流锥,通过在所述导流部的外表面延伸形成分隔部,并将所述导流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区域,使不同的发动机喷流喷射在不同的导流区域,从而避免多机并联大型运载火箭起飞时多台发动机同时工作所产生的多股喷流尾流场相互干扰,改善火箭起飞时箭体周围的气动力/热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际荣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际荣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7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割头防撞结构
- 下一篇:车载通用串行总线装置及车载信息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