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汽车工装夹具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9583.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9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陆振东;孙兴武;杜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5H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件 生产 汽车 工装 夹具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汽车工装夹具及使用方法,在支撑板上设置有圆形腔体,圆形腔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形转盘,圆形腔体用于容纳圆形转盘,两个圆形转盘之间对称设置有移动杆件和固定杆件,移动杆件和固定杆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夹爪和固定夹爪,通过移动杆件带动移动夹爪靠近固定夹爪实现对汽车零件的夹持固定,通过圆形转盘在圆形腔体内转动,带动移动杆件和固定杆件转动,移动夹爪和固定夹爪随移动杆件和固定杆件的转动而转动,以实现对汽车零件的翻转,当需要向夹持鳄零件上不同位置加装零件时,通过转动圆形转盘即可实现对汽车零件的翻转,且翻转角度可控,方便对夹持零件上不同位置加装零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生产用夹具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汽车工装夹具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零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随我国国产汽车不断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汽车零件体系作为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的支撑基础,也随汽车行业的创新而不断发展。
汽车零件装配过程中,常需要使用汽车工装夹具将零件夹持固定,以便于向主零件上加装分零件,现有工装夹具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是,由于加装分零件位置多样,因此常需要将主零件进行翻转,现有工装夹具一般为固定式夹具,不能对主零件进行翻转及角度调整等操作;
其二是,主零件主要包括板状和杆状两大类,两类零件分别需要使用不同的工装夹具进行夹持固定,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汽车工装夹具及使用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汽车工装夹具,包括:
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圆形腔体,所述圆形腔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腔体用于容纳所述圆形转盘,其所述圆形腔体适合于所述圆形转盘在其内部做转动运动,两个所述圆形转盘之间对称设置有移动杆件和固定杆件,所述移动杆件和所述固定杆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夹爪和固定夹爪,通过所述移动杆件带动所述移动夹爪靠近所述固定夹爪实现对汽车零件的夹持固定,通过所述圆形转盘在所述圆形腔体内转动,带动所述移动杆件和所述固定杆件转动,所述移动夹爪和所述固定夹爪随所述移动杆件和所述固定杆件的转动而转动,以实现对汽车零件的翻转,当需要向夹持鳄零件上不同位置加装零件时,通过转动所述圆形转盘即可实现对汽车零件的翻转,且翻转角度可控,方便对夹持零件上不同位置加装零件;
所述圆形转盘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对所述圆形转盘起到定位作用,使得夹持零件的翻转角度可控,方便对夹持零件上不同位置加装零件;
所述移动夹爪和所述固定夹爪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弧形槽体,位于所述移动夹爪上的弧形槽体内设置有移动辅助夹爪,位于所述固定夹爪上的弧形槽体内固定连接有固定辅助夹爪,所述移动辅助夹爪和所述固定辅助夹爪均为弧形板,通过所述移动辅助夹爪靠近所述固定辅助夹爪实现对杆形汽车零件的夹持固定,所述移动辅助夹爪和所述固定辅助夹爪的设置使得工装夹具可以对板状零件和杆状零件进行夹持,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使用,增加实用性,进一步增加工装夹具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转盘的圆心处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头处穿出对应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转轴用以将所述圆形转盘转动连接在所述圆形腔体内,当所述圆形转盘在所述圆形腔体内转动时,所述圆形转盘实质位于所述转轴上转动。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圆形转盘的中心处还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穿出对应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有方向调整环,所述方向调整环的设置方便于使用者手动对夹持零件翻转角度进行调整,使用者根据实际装配需要,转动所述方向调整环,带动所述圆形转盘在所述圆形腔体内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移动杆件和所述固定杆件转动,所述移动夹爪和所述固定夹爪随所述移动杆件和所述固定杆件的转动而转动,实现对汽车零件的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9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绒散纤维短流程染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介孔型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