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筛选菌丝态白色念珠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1962.5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杜蓬;刘小香;孙爱华;李翔;杜程飞;钱淼淼;陈文虎;李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69 | 分类号: | C12Q1/6869;C12Q1/685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筛选 菌丝 白色 念珠菌 毒力 相关 基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菌丝态白色念珠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菌丝诱导实验获得以菌丝相生长的白色念珠菌,然后用转录组测序方法(RNA‑seq)分析菌丝诱导前后念珠菌转录组差异并筛选毒力相关基因,接着采用革兰氏染色方法和细胞增殖率检测分析经白色念珠菌感染后的不同宿主细胞各自的损伤情况;最后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qRT‑PCR)分析念珠菌感染不同种类宿主细胞后毒力基因表达的差异。本方法可明确了菌丝形成与念珠菌某些毒力因子伴生关系,筛选出了在念珠菌感染不同细胞时出现差异性激活的潜在毒力相关基因,对阐明念珠菌感染宿主不同分子机制和筛选用于诊断的高特异性、高可信度念珠菌毒力基因提供了证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色念珠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筛选菌丝态白色念珠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色念珠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筛选菌丝态白色念珠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对白色念珠菌分别感染人阴道上皮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人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后从念珠菌的菌丝形成、细胞黏附、侵袭性酶等毒力基因的表达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这项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研究结果拟以对念珠菌与不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对由正常定植状态转变为具有较高毒力的感染状态的念珠菌毒力基因及时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线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筛选菌丝态白色念珠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方法,包括
一种筛选菌丝态白色念珠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方法,包括:
步骤1:准备好菌株,细胞系和主要材料
菌株:白色念珠菌SC5314株,购自北纳生物菌种收藏中心,菌株在沙堡罗琼脂平板上活化培养后,实验前一天于新鲜配制液体YPD(2%胰蛋白胨、1%酵母提取物、2%葡萄糖、50μg/ml氯霉素)培养基中30℃,220 r/min过夜培养,达对数相生长后用于实验;人单核细胞系THP-1、人阴道上皮细胞系VK2/E6E7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均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置于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使用添加10%胎牛血清(FBS)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传代培养;
步骤2:菌丝诱导实验
取对数生长相的白色念珠菌菌液,收集、清洗、计数;
步骤3: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医学院,未经杭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19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