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冷却塑料型材挤出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5219.7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谢成宗;谢萍萍;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泉港区玛纳利华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0 | 分类号: | B29C48/30;B29C48/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14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冷却 塑料 挤出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回流顶针擦拭胶层的快速冷却塑料型材挤出模具,其结构包括控制机(1)、成型室(2)、底箱(3),所述控制机(1)安装在成型室(2)上并且二者电连接,所述成型室(2)与底箱(3)锁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室(2)由成型架框(20)、成型内架(21)、回流管(22)、顶针结构(23)组成,所述成型架框(20)与成型内架(21)锁定,所述成型内架(21)与回流管(22)啮合,所述顶针结构(23)安装在成型架框(20)、成型内架(21)上;
所述成型内架(21)包括安装竖架(210)、成型模架(211)、模支撑板(212),所述安装竖架(210)与成型模架(211)锁定,所述成型模架(211)与模支撑板(212)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流顶针擦拭胶层的快速冷却塑料型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架(211)包括左部模架(2110)、右部模架(2111),所述左部模架(2110)与右部模架(2111)轨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流顶针擦拭胶层的快速冷却塑料型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部模架(2110)设有左部上位模架(21100)、左部底位模架(21101),所述左部上位模架(21100)与左部底位模架(21101)通过升降柱连接,所述右部模架(2111)设有右部上位模架(21110)、右部底位模架(21111),所述右部上位模架(21110)与右部底位模架(21111)通过升降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流顶针擦拭胶层的快速冷却塑料型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部底位模架(21111)包括型架(211111)、擦胶层(211112)、气圈机(211113),所述气圈机(211113)安装在型架(211111)上,所述型架(211111)胶连接有擦胶层(211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流顶针擦拭胶层的快速冷却塑料型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擦胶层(211112)包括擦拭层(2111120)、限位条(2111121)、压杆(2111122)、夹架(2111123),所述限位条(2111121)与压杆(2111122)胶连接,所述夹架(2111123)通过压杆(2111122)在限位条(2111121)上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的一种快速冷却塑料型材挤出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加工时,半成型的模体从成型室(2)的左端进入再由右端出来,轮传动(232)运行带动上顶针(230)与下顶针(231)的上下移动,上顶针(230)与下顶针(231)在移动时针体插入半成型的模体,使得模体漏气,避免半成型的模体因移动时受到气压无法顺利移送;轮传动232运行时带动成型模架(211)内水流的向右流动,对模体的成型起到成型流畅和冷却的作用;
为避免向右流动的水顺畅流动通过回流管(22)抽取回送至成型模架(211)左端,保证了水流的稳定性、提高了成型的流畅性;当单个的塑料制品完成后成型模架(211)进行运行,即右部底位模架(21111)向下移动,接着左部底位模架(21101)与右部底位模架(21111)相对移动,移动时气圈机(211113)呈环状吹出气体辅助擦胶层(211112)对左部底位模架(21101)下表面进行擦拭;
接着右部底位模架(21111)上升回位,因成型模架(211)的左部模架(2110)为半成型的模体,而当模体到达右部模架(2111)时模体已为成型模体,使得左部模架(2110)处的下表面需进行擦拭,而右部模架(2111)的下表面无需擦拭;擦胶层(211112)擦拭过程中若胶垢较厚,厚层会下压擦拭层(2111120)带动压杆(2111122)的下移,压杆(2111122)再带动夹架(2111123)上移将均匀分布的擦拭层(2111120)成簇,成簇后的擦拭层(2111120)摩擦力增加进一步将垢层有效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泉港区玛纳利华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泉港区玛纳利华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52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噻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