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齿轮箱用无摩擦换挡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5247.9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萍;张会杰;秦军;胡玉峰;刘小龙;刘德兴;王宏;罗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瑞传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H63/32;F16H59/02;F16H57/04;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齿轮箱 摩擦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挡齿轮箱用无摩擦换挡机构,包括箱体和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纵向设置在箱体内,所述输入轴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传动比不一样的齿轮,所述输入轴上还套装有换挡套,所述换挡套位于两个相邻齿轮之间,所述换挡套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外花键,所述齿轮上靠近换挡套的一侧设置有与外花键相匹配的内花键,所述换挡套的中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用于拨动换挡套在输入轴上前后移动,所述拨动组件与换挡套之间还设置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用于将润滑油注入到滑槽内使拨动组件与换挡套之间实现无摩擦接触,从而能有效解决齿轮箱在运行中由于拨叉磨损受热导致损坏停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齿轮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挡齿轮箱用无摩擦换挡机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制造行业中自带泵润滑换挡齿轮箱,有双速比、多速比输出的时候,都会使用到换挡机构。
换挡齿轮箱是一种可存在不同转速及传扭的变速设备,其换挡机构的安全性和可靠度直接影响了整个设备的使用,目前一般换挡机构采用两个齿套滑动传扭,通过外部液压缸或气缸驱动拨杆和轴承拨动齿套进行不同档位变换,由于目前的齿轮箱结构复杂,负载比较大,越来越多的客户追求大功率的齿轮箱。这样导致齿轮的重量和体积的增加,从而导致换挡部位的负载增加,同时由于换挡结构的焊接件比较多,加工很难保证精确性,导致发生问题频繁,主要集中在如下:(1)在长时间运转时,外部液压缸或气缸的压力不足,导致跳档脱开;(2)在实际装配中,由于加工误差很难保证拨叉与换挡套的调整对中;(3)运转时由于拨叉与换挡套长时间接触摩擦,导致拨叉和换挡套温度升高损坏,无法正常换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挡齿轮箱用无摩擦换挡机构,能有效解决齿轮箱在运行中由于拨叉磨损受热导致损坏停机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换挡齿轮箱用无摩擦换挡机构,包括箱体和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纵向设置在箱体内,所述输入轴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传动比不一样的齿轮,所述输入轴上还套装有换挡套,所述换挡套位于两个相邻齿轮之间,所述换挡套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外花键,所述齿轮上靠近换挡套的一侧设置有与外花键相匹配的内花键,所述换挡套的中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用于拨动换挡套在输入轴上前后移动,所述拨动组件与换挡套之间还设置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用于将润滑油注入到滑槽内使拨动组件与换挡套之间实现无摩擦接触。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拨叉轴,所述拨叉轴的右端设置在箱体内,左端穿过箱体后设置有换挡手柄,所述拨叉轴上左右间隔固定设置有拨叉座,两个所述拨叉座之间固定设置有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悬空设置在滑槽内,当转动换挡手柄,能带动拨叉轴转动,使拨叉座带动拨叉组件转动,从而使拨叉组件推动换挡套前后移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润滑组件包括高压软管,所述高压软管的一端刚好穿过拨叉组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箱体上,润滑油能通过高压软管进入到拨叉组件与滑槽之间。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拨叉组件包括左拨叉和右拨叉,所述左拨叉和右拨叉通过连接螺栓和定位销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拨叉座和换挡手柄均通过平键和螺栓固定设置在拨叉轴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换挡手柄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换挡手柄换挡到位防止松脱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栓和固定设置在箱体外的换挡锁紧座,所述换挡锁紧座上根据换挡手柄的轨迹设置有三个限位孔,所述换挡手柄上设置有锁紧孔,当转动换挡手柄,使锁紧孔与限位孔对齐后,所述锁紧螺栓穿过锁紧孔拧紧在限位孔能将换挡手柄锁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拨叉轴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位于箱体内的隔圈,所述隔圈的外侧设置有铜套,左侧铜套外套装有固定在箱体外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拨叉轴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自带泵润滑结构,所述自带泵润滑结构与高压软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瑞传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瑞传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5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