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姬菇HM21菌种的SSR标记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6710.1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龚明;李燕;吴莹莹;陈洪雨;汪滢;唐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王江南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姬菇 hm21 菌种 ssr 标记 指纹 图谱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姬菇HM21菌种的SSR标记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包括该指纹图谱由6对SSR标记组成。构建方法包括:(1)菌丝培养;(2)基因组DNA的提取;(3)SSR分子标记的检测;(4)毛细管电泳检测。应用包括:对真姬菇菌种进行SSR标记扩增,将得到的带型与指纹图谱对照,与该组指纹图谱一致即为真姬菇HM21菌种。本发明与常规形态学检测、拮抗试验、出菇试验相比,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的优点,在收集的国内外56个真姬菇栽培主栽菌种中具有真姬菇HM21菌种的专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姬菇菌种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姬菇HM21菌种的SSR标记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真姬菇(拉丁文名Hypsizygus marmoreus(Peck)H.E.Bigelow)属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目、离褶伞科,因其菌盖表面的大理石斑纹而得名。其外形美观、质地脆嫩、具有独特的海鲜味且价格经济,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真姬菇不仅含有丰富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近年研究还发现真姬菇中所含的小分子化合物、多糖和多肽等成分具有溶血、抗氧化、抑制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降血脂、抗炎和抗氧化等功能,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药兼用菌。自从2001年我国第一家真姬菇工厂化栽培企业成立以来,真姬菇成为了我国市场发展较快的新型食用真菌之一。2019年中国真姬菇工厂化总产量为32.8万吨,较2018年同比增长58.63%,占食用菌工厂化总产量的9.6%,在我国工厂化栽培食用真菌生产总量中排名第三。
优质菌种在真姬菇的工厂化栽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工厂化生产企业使用的真姬菇菌种主要为日本引入菌种或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杂交选育而成,栽培后子实体为棕色的称为蟹味菇,子实体为白色的又称白玉菇或玉龙菇。尽管工厂化生产的产量逐年提升,但部分菌种仍存在栽培周期长、单产低、单根子实体外观整齐度差和易出现瘤盖等问题,这些缺陷都可能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真姬菇工厂化生产菌株的多样性不高,产品外观近似,无法满足市场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我国有着丰富的真姬菇野生和自然栽培资源,高效利用这些优质的资源,拓展菌株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国内高产、优质、特色真姬菇菌株的选育。
随着《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建立成熟、快速、精准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体系成为保护食用菌品种知识产权的有力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姬菇“HM21”菌种的SSR标记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该指纹图谱与常规形态学检测、拮抗试验、出菇试验相比,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优点。
真姬菇(Hypsizygusmarmoreus)HM21,于2020年12月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414。
本发明的一种真姬菇“HM21”菌种的SSR标记指纹图谱,该指纹图谱由6对SSR标记组成,是基于真姬菇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片段开发SSR引物,扩增带型好,重复性高的SSR引物,标记详细信息如表1:
表1 SSR标记详细信息列表
本发明的一种真姬菇“HM21”菌种的SSR标记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
(1)菌丝培养:将真姬菇菌种转接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上,22℃培养10-14d后收集菌丝;
(2)基因组DNA的提取:利用真菌DNA提取试剂盒,按照试剂盒实验步骤提取基因组DNA,并取2μL DNA进行1.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总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调整样品DNA的浓度一致;
(3)SSR分子标记引物开发:根据真姬菇菌株的基因组重测序结果,选取多态性序列设计SSR引物并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6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