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蚀镜面模具钢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2244.8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1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钟庆元;栾吉哲;胡英超;崔利民;董卫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上大高温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8/52;C21D1/26;C21D6/00;C21D8/00;C23F17/00;C23G1/08;C21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刘桂荣 |
地址: | 054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蚀镜面 模具钢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耐蚀镜面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蚀镜面模具钢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本发明提供了耐腐蚀镜面模具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35-0.45%,Cr:12-15%,Co:0.01-0.05%,Mn:0.4-0.7%,Si:0.35-0.55%,Mo:0.08-0.20%,Ni:0.10-0.30%,W:0.08-0.30%,V:0.10-0.30%,Ti:0.01-0.05%,P:0.01-0.02%,Nb:0.1-0.3%,S:0.01-0.02%,余量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蚀镜面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蚀镜面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钢液的冶炼工序;
步骤二:钢坯的铸造工序;
步骤三:钢坯的前退火工序;
步骤四:钢坯的锻造工序;
步骤五:锻造后退火工序;
步骤六:热处理工序;
步骤七:抛丸处理工序;
步骤八:酸洗处理工序:
步骤九:表面抛光处理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蚀镜面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坯的前退火工序中一区温度范围为450-500℃,二区温度范围为500-600℃,三区温度范围为500-600℃,四区温度范围为500-600℃,五区温度范围为500-600℃,六区温度范围为450-500℃,且每个区处理时间为05h,共计3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蚀镜面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坯的锻造工序中,其精锻机锻造前,先将钢坯加热至1200~1240℃,保温6~8h后出炉,然后开始锻造,第一个锻造道次和最后一个锻造道次的锻比为1.2-1.4;其余锻造道次的锻比为1.40~1.65,其锻造道次的进料速度为2.4~5.8m/min,出料速度为3~7m/min;其空载道次的进料速度和出料速度均为15~20m/min,且锻造道次中,最后一个锻造道次的锤头锻造频次为200-240次/min,其余锻造道次的锤头锻造频次为160-180次/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蚀镜面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后退火工序中一区温度范围为600-650℃,二区温度范围为650-700℃,三区温度范围为650-700℃,四区温度范围为650-700℃,五区温度范围为650-700℃,六区温度范围为600-650℃,且每个区处理时间为05h,共计3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蚀镜面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工序中,经过锻造后退火工序处理的钢坯被运送到台车炉中进行热处理,其台车炉在加热之后,其保温处理温度为800-950℃,且其钢坯的保温时间为2-3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蚀镜面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处理工序中抛丸操作时,抛丸机控制丸流量1000~1200kg/min、加料因子为1.0~1.5k、抛丸速度为65~78m/s。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蚀镜面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处理工序中,其酸洗用酸液为混合酸,其混合酸由硫酸、盐酸、硝酸加水以一定配比制成,且硫酸、盐酸、硝酸的质量分数配比为2: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上大高温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上大高温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22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