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轨单机控制系统与码头设备控制系统交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2863.7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3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鲁彦汝;李永翠;张传军;刘长辉;刘玉坤;马慧娟;许浩然;刘耀徽;吴艳丽;李波;蔡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3;G06F9/54;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王笑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机 控制系统 码头 设备 交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轨单机控制系统与码头设备控制系统交互方法,码头设备控制系统创建第一数据表,将第一交互作业数据写入其中,采用码头端数据同步工具基于消息队列协议将第一数据表的数据发送给空轨单机控制系统,空轨单机控制系统采用空轨端数据同步工具接收第一数据表的数据并更新至第二数据表中;空轨单机控制系统创建第二数据表,将第二交互作业数据写入其中,采用空轨端数据同步工具基于消息队列协议将第二数据表的数据发送给码头设备控制系统,码头设备控制系统采用码头端数据同步工具接收第二数据表的数据并更新至第一数据表中,本发明采用数据同步工具并基于消息队列协议的形式实时传输交互数据,实现了空轨与AGV的自动化交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码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轨单机控制系统与码头设备控制系统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港口货物吞吐量尤其是海铁联运箱量快速增长、地面交通压力大,港城交通矛盾凸显。
前湾港区急需建设一种智能高效、绿色环保、运输能力稳定的集装箱集疏运通道,用来保障集疏运的安全、高效和智能作业。空轨作为一种新型立体交通方式,将地面交通移到空中,可以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而且,空轨建设拆迁量小、建设成本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采用纯电驱动、零排放、无污染,符合国家多式联运、新基建、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发展趋势。
如图1所示的一种在前湾港区应用空轨的立体交通方式,在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堆场海侧,设计若干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引导车)车道作为码头与空轨的转接作业区域,通过AGV实现码头与空轨动车间的自动化作业交接,这其中,AGV由码头设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空轨动车由空轨单机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空轨单机控制系统和码头设备控制系统之间互相交互数据完成作业过程中相关信息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轨单机控制系统与码头设备控制系统交互方法,在空轨动车到达自动化码头海侧作业区与AGV交互作业时,按照设计的系统接口完成收箱或送箱任务,实现空轨与AGV的自动化交互。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出一种空轨单机控制系统与码头设备控制系统交互方法,包括:码头设备控制系统创建第一数据表;空轨单机控制系统创建第二数据表;码头设备控制系统将第一交互作业数据写入所述第一数据表,采用码头端数据同步工具基于消息队列协议将第一数据表的数据发送给空轨单机控制系统,空轨单机控制系统采用空轨端数据同步工具接收所述第一数据表的数据并更新至所述第二数据表中;空轨单机控制系统将第二交互作业数据写入所述第二数据表,采用空轨端数据同步工具基于消息队列协议将第二数据表的数据发送给码头设备控制系统,码头设备控制系统采用码头端数据同步工具接收所述第二数据表的数据并更新至所述第一数据表中。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包括:对于AGV送箱任务,所述码头设备控制系统将箱信息及贝位信息写入所述第一数据表,采用码头端数据同步工具基于消息队列协议将包含箱信息和贝位信息的第一数据表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空轨单机控制系统,所述空轨单机控制系统采用空轨端数据同步工具接收所述第一数据表的数据并更新至第二数据表中;对于AGV收箱任务,所述空轨单机控制系统将箱信息及贝位信息写入所述第二数据表中,采用空轨端数据同步工具基于消息队列协议将包含箱信息和贝位信息的第二数据表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码头设备控制系统,所述码头设备控制系统采用码头端数据同步工具接收所述第二数据表的数据并更新至第一数据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2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