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用高耐蚀不锈钢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173371.X 申请日: 2021-02-09
公开(公告)号: CN112981251B 公开(公告)日: 2022-06-14
发明(设计)人: 李文斌;李广龙;严玲;韩鹏;陈华;黄松;隋松岩;张鹏;王晓航 申请(专利权)人: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2C38/02 分类号: 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4;C22C38/60;B23P15/00
代理公司: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代理人: 白楠
地址: 114000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船舶 用高耐蚀 不锈钢 复合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不锈钢复合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高耐蚀不锈钢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不锈钢复合板复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C为0.02%~0.03%,Si为0.4%~0.6%,Mn为1.00%~1.40%,P≤0.020%,S≤0.015%,Ni为6.5%~7.5%,Cr为20%~22%,Mo为1.0%~1.40%,Cu为0.06%~0.08%,Sb为0.06%~0.08%,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不锈钢复合板基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C为0.02%~0.06%,Si为0.20%~0.40%,Mn为1.0%~1.40%,P≤0.020%,S≤0.005%,Nb为0.01%~0.03%,Ti为0.01%~0.03%、Ni为0.05%~0.15%,Sb为0.06%~0.08%,Als为0.015%~0.045%,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艺成本,提高复合质量,且复合材料基层和复层的厚度分布均匀,结合面平滑,产品性能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复合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高耐蚀不锈钢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用钢因腐蚀问题通常需要定期维护或更换,甚至可能应为腐蚀失效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特别是化学品船等液体输送船舶和管线等。所谓化学品船,就是建造或改装用于运载各种有毒、易燃、易挥发或有腐蚀性化学物质的液货船。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其所需的原料及其产品的运输量日益增加。为了满足这些化工原料远距离运输的需要,液体化学品船应运而生。液体化学品船多为双层底和双重舷侧结构,货舱设有分隔并装有专用的货泵和管系,以满足不同化学品盛装的需要。由于所盛物质多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货舱内壁和管系多采用不锈钢或特种防腐涂料,其中不锈钢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蚀适应性和较高的强度,是这类货舱内壁的首选用材。由于不锈钢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使得使用这类材质的化学品船造价较高,在当前国际造船业一片萧条的大背景下,降低建造成本是所有造船厂的诉求。而不锈钢复合板因同时具有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和碳钢的强度,且可显著降低建造成本,故越来越受到船厂的青睐。

一般情况下,不锈钢复合板有爆炸法和轧制法生产。爆炸法由于噪音大,对环境存有污染,且受天气的影响较大,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复合板制备技术。轧制法是采用高温轧制的方式,利用原子间的扩散使复材和基材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其生产的复合板,板幅可灵活调整,是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生产工艺。因此,采用轧制法生产复合板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01110347172.2公开了“一种复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将需要复合的基板、复板打磨,然后在复板上铺放炸药,通过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将复板和基体进行复合,这种爆炸复合的生产工艺生产的复合钢板结合率和强度较低,且具有高噪音污染,目前已处于逐步淘汰的状态。

201610180116.7公开了“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复合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通过钢坯组坯、加热、控轧、热处理工艺路线完成,采用双坯叠轧,即上下两层为A516Gr70碳钢,中间两层为410S马氏体不锈钢,在两层马氏体不锈钢之间加入隔离剂后对组合坯进行四边焊接封边并利用真空泵抽真空,具有优良的强韧性及力学性能;但其对称组坯的工艺相对复杂,且需要进行真空处理。

201510162301.9公开了“一种碳钢与奥氏体不锈钢复合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也采用上述工艺,中间两层为316L奥氏体不锈钢,在两层奥氏体不锈钢之间加入隔离剂后对组合坯进行四边焊接封边并利用真空泵抽真空,同样其对称组坯的工艺相对复杂。

CN105080997A公开了“一种无中间层钛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CN104624644A公开了“钛钢复合板的生产方法”、CN105107841A公开了“钛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均采用钛钢直接复合轧制技术进行钛钢复合板的制备,制备工艺简单,不添加中间层,通过较高的终轧温度,使界面化合物破碎后产生微孔洞的可能性减小,从而使界面上的孔洞对结合性能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但由于镍基合金和钛材价格昂贵,其推广应用前景受到限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3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