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肠粘膜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175422.2 申请日: 2021-02-06
公开(公告)号: CN112970670B 公开(公告)日: 2022-08-05
发明(设计)人: 段继峰;戴飞红;俞诚;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 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
代理公司: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代理人: 宋凌林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粘膜 动物 模型 构建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肠粘膜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对动物样品的肠道进行菌群接种以诱导动物样品肠道产生炎症,对接种后的小鼠进行性状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和直肠中段粘膜组织结构显微观察,当小鼠出现血便或粘液便、与炎症因子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上升或直肠中段粘膜组织皮损或炎症浸润的症状时,即肠粘膜炎动物模型构建成功。通过控释或缓释的肠栓施用方式,解决施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可控因素,将菌液接种的操作统一化和简便化,使肠粘膜炎动物的模型构建实现可重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肠粘膜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肠道炎的病因主要包含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真菌性肠炎、寄生虫性肠炎、饮食导致的肠炎以及抗生素导致的肠炎,其中,以痢疾杆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以及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肠炎最为常见。

目前用于肠炎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主要分三类,包含自发性肠炎模型、诱发性肠炎模型和转基因肠炎模型,根据王开、裴志花和胡桂学等人在中国免疫学杂志发表的一篇名为“肠炎动物模型”的文章记载,诱发性肠炎模型能够从化学介质、病原菌诱导和免疫诱导三方面对动物模型进行肠炎疾病的诱发。专利号为CN10896951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肝郁脾虚证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包括建模前对大鼠进行预游泳,剔除不合格的大鼠,将合格大鼠进行慢性束缚、过度劳累与饮食失节处理造模7天,第8天进行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禁食不进水24h,腹腔注射麻醉后,将TNBS/乙醇溶液由大鼠肛门缓慢注入,倒立后将大鼠保持平躺状态,放置干净的鼠框内,自然清醒,第9天起大鼠继续进行慢性束缚、过度劳累与饮食失节处理,至第28天即得肝郁脾虚证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通过外接因素刺激使机体自身产生肠炎应激的现象无法持续进行药理观察,其治愈方式也无法作为典型范例为药物实验做科学依据。区别于身体因素刺激导致的肠炎,公开号为CN10795047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以土狗为模型动物,采用醋酸致犬溃疡性结肠炎,实验结果基本能直接推广应用于人体。通过化学方式对动物模型进行诱导,醋酸对于肠道的损伤解答且会破坏肠道菌群结构,醋酸诱导对用量要求极高,因此,在需要探讨细菌性肠粘膜炎的病理机制和用药剂量时,此类模型不具备代表性。

区别于化学诱导或转基因方法,专利号为CN110013345A中国专利采用物理诱导,其提供了一种放射性结直肠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将小鼠随机分成两个大组;正常喂养1~2周,让小鼠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模拟照射时小鼠的体位,取平均值;制定放射治疗计划;依据分组设计不同,采用不同剂量梯度射线单次大剂量照射;评估结直肠组织病变严重程度。放射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成膜规律,但大多对于普通轻慢性肠炎的疾病机理研究不具备典型性,主要用于探究肠炎产生和反复对肠道组织病变的影响。

基于病原菌诱导的动物模型建立,主要以通过口服、灌胃或皮下注射等方式对小鼠进行一定浓度的病原菌的接种。病原菌接种能够使肠炎的发生更接近于自然状态,有助于深入剖析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调控机制。为保证动物模型建立的典型性和可反复重复性,动物模型菌群接种对于接种位置、接种菌液浓度、接种方法等因素应具备可控性。为探究细菌性肠炎的诱因、病理机制以及临床用药等,需要一种由细菌菌群紊乱引起的肠炎动物模型。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5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