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口服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6554.7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7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岚;沈淼;屠超杰;张振海;单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31/733;A61K47/28;A61P1/00;A61P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吴琰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溃疡性 结肠炎 口服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口服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口服脂质体由磷脂、胆固醇、菊糖和溶剂组成,所述溶剂为三氯甲烷和磷酸缓冲盐溶液的两相混合溶剂,所述口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水相:将菊糖溶于磷酸缓冲盐溶液中作为水相;(2)制备有机相:将磷脂和胆固醇加入到三氯甲烷中作为有机相;(3)制备脂质体:混合有机相与水相,在冰浴中使用细胞破碎仪超声直至形成均匀乳剂,去除有机溶剂形成反胶束,滴加适量磷酸缓冲盐溶液后水化一定时间,微孔滤膜过滤得到脂质体。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口服脂质体,在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实验中证明具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口服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炎性肠病(IBD),是胃肠道的慢性和进行性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在全球范围发病率一直较高,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有些国家的发病率增加了两到三倍。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的疾病,目前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病因可能与遗传、肠道菌群失调、环境等因素有关(Ingrid Ordás,Lars Eckmann,Mark Talamini,Daniel C Baumgart,William J Sandborn.(2012).Ulcerative colitis.Lancet,380(9853),1606-1619.)。一般来说,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部位在结肠粘膜层,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也可遍及整段结肠,它的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且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被世界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氨基水杨酸类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药物,其中柳氮磺胺吡啶(SASP)为治疗UC轻、中度病例的主要用药,也是维持缓解最有效的药物,但是它的不良反应较多,如恶心、呕吐、头痛、可逆性男性不育、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此服药期间必须定期复查血象。另一类常用来治疗UC的药物是皮质固醇类,但此类药长期应用易产生较多副作用,且易复发,故症状好转后需立即减量停药。因此开发新的制剂用于治疗UC,是被迫切需要的。
菊糖,又称菊粉,是一种是果聚糖,它的主要来源是包括菊科、桔梗科、龙胆科等的36,000多种植物。菊糖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差,但可以作为有益菌的底物,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具有调节消化道微生物群组成的作用。众所周知,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抗肿瘤、抗炎等作用,并且查阅文献可知近年来众多报道表明,多糖在治疗肠炎上有一定的疗效。因此我们推测,制备一种口服吸收的给药技术或方法,提高菊糖的口服吸收能力,可以提高其在溃疡性结肠炎上的治疗作用。
脂质体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药物新型载体。作为口服给药载体,脂质体具有以下特点:兼具亲油性和亲水性,能保护药物免收胃肠道酶的降解,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内被破坏,脂质体的双层膜结构与生物膜相似,易进入体内被胃肠道吸收。脂质体的上述优点,为菊糖制备成脂质体用于人体口服吸收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和专利,还未有国内外的研究者将菊糖和脂质体技术进行结合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综上所述,开发一种毒副作用小并能够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口服脂质体,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口服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口服脂质体,所述口服脂质体由磷脂、胆固醇、菊糖和溶剂组成,所述溶剂为三氯甲烷和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缓冲液)的两相混合溶剂。
优选的,所述的磷脂与胆固醇的总质量与菊糖的质量比为(1-2):1,更优选的质量比为1.25:1;所述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2-5):1,更优选为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6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