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动缸套结构的三维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6967.5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9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季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24 | 分类号: | B29C64/124;B29C64/20;B29C64/245;B29C64/264;B33Y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地址: | 20120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结构 三维 打印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滑动缸套结构的三维打印装置,包括成型平台(1)、缸套(2)和透光件(30),所述缸套(2)的内腔与透光件(30)相对,所述成型平台(1)沿缸套(2)轴向可控滑移地装配于缸套(2)内部且相互密封,光束(39)透过透光件(30)选择性光照所述缸套(2)工作腔内的光敏料(5)在成型平台(1)上打印成型固化模型(51),所述缸套(2)工作腔内的光敏料(5)的压强可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93),所述限位结构(93)与所述成型平台(1)的位置关系保持固定,所述缸套(2)在打印位与取模位之间移动,所述缸套(2)位于打印位时与透光件(30)之间直接或间接密封,所述缸套(2)、透光件(30)和所述成型平台(1)形成所述工作腔,所述缸套(2)相对透光件(30)远离移动至取模位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93)进行限位,所述成型平台(1)位于缸套(2)靠近透光件(30)的一端使得固化模型(51)露出缸套(2)。
2.一种滑动缸套结构的三维打印装置,包括成型平台(1)、缸套(2)和透光件(30),所述缸套(2)的内腔与透光件(30)相对,所述成型平台(1)沿缸套(2)轴向可控滑移地装配于缸套(2)内部且相互密封,光束(39)透过透光件(30)选择性光照所述缸套(2)工作腔内的光敏料(5)在成型平台(1)上打印成型固化模型(51),所述缸套(2)工作腔内的光敏料(5)的压强可控,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2)在打印位与取模位之间移动,所述缸套(2)位于打印位时与透光件(30)之间直接或间接密封,所述缸套(2)、透光件(30)和所述成型平台(1)形成所述工作腔,所述缸套(2)相对透光件(30)远离移动至取模位时,所述成型平台(1)位于缸套(2)靠近透光件(30)的一端使得固化模型(51)露出缸套(2),所述取模位与所述成型平台(1)的相对位置为预设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滑动缸套结构的三维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30)包括离型膜(33)和至少中间部位可透光的支撑板(35),所述离型膜(33)位于支撑板(35)与成型平台(1)之间,所述离型膜(33)与支撑板(35)之间存在间隙,控制光敏料(5)的压强增大时,所述离型膜(33)朝向支撑板(35)的一侧发生变形形成凸起且与固化模型(51)发生剥离,所述支撑板(35)对离型膜(33)的凸起变形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动缸套结构的三维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5)的两侧分别设有厚度不同的第一支撑环(35b)和第二支撑环(35c),所述支撑板(35)侧面方向与离型膜(33)结合并通过第一支撑环(35b)或第二支撑环(35c)形成所述离型膜(33)与支撑板(35)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滑动缸套结构的三维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靠近透光件(30)的相对两边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料源(4)连通;所述出料口与出料管连通,所述出料管设有减压阀或自动阀,所述减压阀或自动阀用于控制工作腔内光敏料的压强;或者,所述出料管包括倒U形弯管(95),所述弯管(95)的顶部高于工作腔内光敏料(5)的液面,由所述弯管(95)的高度确定工作腔的打印工作压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滑动缸套结构的三维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靠近透光件(30)的相对两边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出料管连通,所述出料管设有散热器(73),通过所述进料口进料和出料口出料对靠近离型膜(33)的光敏料(5)进行更新带走热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动缸套结构的三维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盖板(29)将所述透光件(30)压靠到框架(91)上并密封,所述离型膜(33)朝向成型平台(1)并在支撑板(35)与盖板(29)之间,所述盖板(29)的中部区域为光束(39)可穿过的通孔,所述缸套(2)与盖板(29)的另一侧密封,在所述盖板(29)内设置管道,所述管道一端与工作腔连通、另一端与料源(4)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源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69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