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丹参素钠的提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4726.5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7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其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7/02 | 分类号: | C07C27/02;C07C51/42;C07C51/43;C07C51/47;C07C59/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丹参 提取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丹参素钠的提取工艺,包括:通过采用混合溶剂对中药材丹参进行渗漉提取,然后测定浓缩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并加入碱进行反应,再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分离后,加入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纯化,最后制得高纯度丹参素钠。本发明的高纯度丹参素钠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方便、低成本,所制备的高纯度丹参素钠对肌肉组织无刺激、安全性高。本发明可实现大批量、规模化地制备高纯度丹参素钠,完全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且经济效益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高纯度丹参素钠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丹参是中医最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茎,临床上广泛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如丹参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复方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等(Cheng TO.Int J Cardiol,2007,121(1):9-22.)。丹参主要化学成分为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和脂溶性丹参酮二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水溶性丹酚酸为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以丹酚酸为有效成分的丹参注射液占有我国最大的中药注射剂市场(Du Guanhua,et al.AdvPharmacol.,2020,87:1-41)。丹参素,第一个报道的从丹参中分离得到的丹酚酸类化合物,是丹酚酸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此后发现的一系列丹酚酸类化合物大多数(如丹酚酸A、B、C、D、E、F、G、H、I、L、T、U)是由丹参素与其他有机酸(如咖啡酸)通过酯键聚合而成(MeiXiaodan,et al.Chin J Nat Med,2019,17(1):0059-0080;Wu Yibing,et al.ChemicalReviews,2012,112(11):5967-6026)。丹参素在丹参药材中的含量较低,主要靠提取过程中丹酚酸类化合物水解生成(Peng Rong,et al.Ind Eng Chem Res.2017,56:8972-8980)。
丹参素(Danshensu)化学名为[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因结构不稳定通常将其制成钠盐进行保存。丹参素钠的分子式为C9H9O5Na,分子量为220.15,结构式为:
丹参素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丹参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抗脂质过氧化、抗凋亡、抗自噬、抗Ca2+超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脉管内皮细胞、保护心肌缺血缺氧、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内皮祖细胞功能、改善微循环、改善线粒体功能及免疫调节脂肪代谢等多种药理活性,对心脑血管、肝脏、肾脏、肺都有保护作用,是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成分之一(Zhang Jinli,et al.Eur J Pharmacol.2019,864:172710;BaoXiaoyi,et al.Front Pharmacol.2018,9:1445)。
丹参素的提取纯化方法已经有不少文献报导,目前公开丹参素的提取纯化主要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实现:水煎煮法提取(如中国专利CN1670008A、CN101129463A、CN106995369A、CN1161317C、CN101434534A、CN101985417A、CN103145548A、CN104974033A),热酸水提取(如中国专利CN105566092A、CN105541602A、CN106478412A),热碱水提取法(如中国专利CN1868994A、CN101289385A、CN102464581A、CN108310057A),醇水混合溶液加热提取(如中国专利CN101012163A),乙醇或乙酸乙酯除去脂溶性成分后用热水提取(如中国专利CN102336652A、CN101445451A),醇沉除杂或无机陶瓷膜去杂,经大孔吸附树脂或离子吸附树脂分离,重结晶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其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其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4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锚运钻车
- 下一篇:硅碳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