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化无创早期检测妇科肿瘤的组合物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0262.2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沛;王林海;王紫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起源聚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孙艳敏 |
地址: | 100123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化 早期 检测 妇科 肿瘤 组合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甲基化无创早期检测妇科肿瘤的组合物及试剂盒,该组合物包括目标基因检测引物,用于检测目标基因的甲基化位点,所述目标基因为PTGER4、HAND2、PAX1、HOXA9、FOXD3、OPCML、HS3ST2和JAM3。试剂盒则包括针对上述组合物基因设计的检测引物和探针,以及内参基因检测引物和探针,PCR反应液等试剂。通过对上述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能够一次同时对多种妇科肿瘤进行无创早期筛查,具有检测速度快、交叉污染低,逻辑回归算法确保结果最终的准确性等优点,帮助实现恶性妇科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酸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将特定的基因甲基化标志物应用于妇科肿瘤早期检测及其辅助诊断。
背景技术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是我国妇科肿瘤中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近几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就患者生存率而言,子宫内膜癌的肿瘤细胞由于局限于子宫内,因此不易扩散,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70%~80%;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地区,早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也可达到约80%。卵巢癌虽然发病率不及另外两种妇科肿瘤,但死亡率却不容小觑,而且晚期卵巢癌患者往往预后不佳,数据显示,我国约75%的卵巢癌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30%。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位于乳腺癌之后。据世界范围内统计,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
早期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手段主要包括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PV检测。相较于传统的巴氏涂片法(灵敏度在30~87%之间,有时灵敏度甚至低于20%),液基细胞学检测具有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假阴性结果(有研究表明,假阴性概率约为50%)。由于持续性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病变的首要原因,对HPV核苷酸的检测在对宫颈病变的检测上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文献数据约为90%),但由于仅有小部分的高危HPV感染患者会表现出宫颈病变,因而HPV检测表现出极低的特异性(约为60.7%),特别是在年轻女性中。因此目前还是缺少一种准确性、特异性更好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近20年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在西方国家,子宫内膜癌已经占据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在我国,作为继宫颈癌之后第二个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0%~30%。部分发达城市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达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
早期筛查同样是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手段主要包括B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B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回声不均或宫腔内赘生物,有无肌层浸润及其程度等,其诊断符合率达80%以上。由于子宫内膜癌患者肥胖者甚多,因此经阴道超声比经腹部超声更具优势。由于B超检查方便及无创,因此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规的检查,也是初步筛查的方法。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有无癌灶存在,癌灶部位、大小、病变范围,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直视下对可疑病变取材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较早期的病变,减少了对子宫内膜癌的漏诊率。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准确率接近100%。宫腔镜检查和分段诊刮均有发生出血、感染、子宫穿孔、宫颈裂伤、人流综合反应等并发症,宫腔镜检查尚有发生水中毒等风险。对于宫腔镜检查是否可导致子宫内膜癌播散尚有争议,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宫腔镜检查不会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起源聚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起源聚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0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