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圆加工减薄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1608.0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平 |
主分类号: | B24B7/22 | 分类号: | B24B7/22;B24B55/00;B24B47/12;H01L21/02;H01L21/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综***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减薄机 | ||
1.一种晶圆加工减薄机,其结构包括外盘(1)、减薄机构(2)、驱动器(3)、连接板(4)、固定杆(5),所述外盘(1)内壁嵌套配合于减薄机构(2)外壁,所述减薄机构(2)上端嵌固卡合于驱动器(3)下端,所述驱动器(3)上端三角通过螺纹固定于固定杆(5)下端,所述连接板(4)三端内壁嵌套卡合于固定杆(5)外壁,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薄机构(2)由磨薄片(21)、磨盘(22)、嵌连环(23)、转动机构(24)组成,所述磨薄片(21)后端外壁贴合固定于外盘(1)前端表面,所述磨盘(22)前端表面贴合固定于磨薄片(21)后端外壁,所述嵌连环(23)外壁嵌固卡合于磨盘(22)内壁,所述转动机构(24)外壁嵌套固定于嵌连环(23)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加工减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4)由转动轴(a1)、急停机构(a2)、对位环板(a3)组成,所述转动轴(a1)外壁嵌套固定于急停机构(a2)内壁,所述急停机构(a2)外壁焊接固定于对位环板(a3)内壁,所述对位环板(a3)外壁嵌固卡合于嵌连环(23)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晶圆加工减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停机构(a2)由卡定设备(b1)、旋环(b2)、环体(b3)、密闭结构(b4)、转卡环(b5)组成,所述卡定设备(b1)上端外壁嵌套配合于转卡环(b5)外圈内壁,所述旋环(b2)后端外壁活动配合于环体(b3)内部,所述密闭结构(b4)下端内壁嵌套卡合于卡定设备(b1)之间,所述转卡环(b5)外壁嵌套配合于环体(b3)内壁,所述环体(b3)外壁嵌套卡合于对位环板(a3)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晶圆加工减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设备(b1)由卡定器(c1)、连杆(c2)、卡杆(c3)、卡扣(c4)组成,所述卡定器(c1)两侧前后两端外壁焊接固定于卡杆(c3)之间,所述连杆(c2)右侧焊接卡合于卡扣(c4)两端外壁,所述卡杆(c3)外壁嵌套卡合于卡扣(c4)内壁,所述卡扣(c4)内壁嵌套固定于卡定器(c1)两端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晶圆加工减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器(c1)由环体(d1)、开合座(d2)、升降杆(d3)、磁环(d4)、复位磁座(d5)组成,所述环体(d1)两端外壁嵌套卡合于卡扣(c4)之间内壁,所述开合座(d2)外壁嵌套卡合于环体(d1)下端内壁,所述升降杆(d3)外壁嵌套配合于环体(d1)上端内壁,所述磁环(d4)上端嵌固卡合于升降杆(d3)下端外壁,所述复位磁座(d5)下端两侧嵌固固定于开合座(d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晶圆加工减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结构(b4)由嵌位杆(e1)、推闭器(e2)、定位块(e3)组成,所述嵌位杆(e1)上端外壁嵌套配合于推闭器(e2)下端内壁,所述推闭器(e2)前后两端表面中心焊接固定于定位块(e3)之间,所述定位块(e3)嵌套装配于环体(b3)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晶圆加工减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闭器(e2)由动力器(f1)、盒体(f2)、转动球(f3)、导轨(f4)组成,所述动力器(f1)前后两端焊接固定于盒体(f2)内壁,所述转动球(f3)内壁嵌套配合于导轨(f4)外壁,所述导轨(f4)嵌固卡合于盒体(f2)内壁,所述盒体(f2)下端内壁嵌套配合于嵌位杆(e1)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晶圆加工减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器(f1)由升降环杆(g1)、密闭拉条(g2)、底座盒(g3)、吸热环(g4)、石墨烯片(g5)组成,所述升降环杆(g1)上端内壁嵌套卡合于密闭拉条(g2)下端外壁,所述密闭拉条(g2)上端内壁密闭固定于底座盒(g3)下端两侧内壁,所述底座盒(g3)下端两侧外壁活动配合于升降环杆(g1)上端两侧外壁,所述吸热环(g4)外壁嵌套卡合于底座盒(g3)内壁,所述石墨烯片(g5)外壁嵌固固定于底座盒(g3)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平,未经李军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6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旅游管理用记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输出动力腔道内生物微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