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场控制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9775.X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5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褚景春;袁凌;董健;尹铁男;赵斌;牟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4 | 分类号: | F03D7/04;F03D7/02;F03D17/00;F03D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张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场 控制 策略 确定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场控制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上述风电场控制策略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风电场中各风力发电机的来流风速;获取预先构建的目标风电场的风电场发电量函数;其中,风电场发电量函数包括风电场发电量与风机来流风速、叶片桨距角及偏航角的函数关系;将来流风速输入风电场发电量函数中,并基于遗传算法对风电场发电量函数进行寻优计算,得到风电场发电量最大时各风力发电机的目标桨距角及目标偏航角。本发明能够提升风电场控制策略的确定效率,且上述目标桨距角及目标偏航角可以使目标风电场的发电量达到最大值,进而提升了目标风电场的发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电场控制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行业的发展,风力发电厂的分布越来越广泛,目前风力发电厂在风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以及低风速的东南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为了充分发挥风电场的发电优势,通过已建成的风电场进行精细化控制能够在不增加总投资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发电量。由于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通常较多,且风机之间互相影响关系比较复杂,难以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判断,导致控制策略的确定耗费时间较多。因此,如何快速确定风电场的控制策略,进而提升风电场的发电量称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场控制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提升风电场控制策略的确定效率,且上述目标桨距角及目标偏航角可以使目标风电场的发电量达到最大值,进而提升了目标风电场的发电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场控制策略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风电场中各风力发电机的来流风速;获取预先构建的所述目标风电场的风电场发电量函数;其中,所述风电场发电量函数包括风电场发电量与风机来流风速、叶片桨距角及偏航角的函数关系;将所述来流风速输入所述风电场发电量函数中,并基于遗传算法对所述风电场发电量函数进行寻优计算,得到所述风电场发电量最大时各所述风力发电机的目标桨距角及目标偏航角。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确定各个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计算算式;将各所述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进行累加,得到所述风电场发电量函数。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确定各个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计算算式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目标风电场中的各风力发电机依次作为目标风机;判断所述目标风机与上游风力发电机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其中,所述目标风机处于所述上游风力发电机的下风向位置处;如果否,确定所述目标风机的发电量计算算式为第一算式;其中,所述第一算式为:Ei为第i台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ρ为空气密度,为第i台风力发电机的来流风速,A为风机扫风面积,Cp为风能利用率,αi为第i台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桨距角,βi为第i台风力发电机的偏航角。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如果所述目标风机与任意上游风力发电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确定所述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计算算式为第二算式;其中,所述第二算式为:Wi为第i台风力发电机的衰减系数,所述衰减系数与所述目标风机和所述上游风力发电机之间的距离相关。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距离与所述目标风机的风机叶轮直径相关。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获取目标风电场中各风力发电机的来流风速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目标风电场中的测风塔监测得到的风力数据及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地形图数据;基于所述地形图数据和所述风力数据对所述目标风电场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所述目标风电场中各风力发电机的来流风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9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