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uNPs/MXene@PAMAM的3D纳米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2922.9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刘鑫;万浩;王天星;李丰恒;林温程;马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浙江亿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49;G01N33/577;G01N33/68;G01N33/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unps mxene pamam 纳米 复合材料 免疫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AuNPs/MXene@PAMAM的3D纳米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新型的类石墨二维材料Ti3C2Tχ‑MXene为核心,接枝生长一代聚酰胺基胺树枝状大分子,再自组装吸附纳米金颗粒,制备具有三维结构和大比表面积的AuNPs/MXene@PAMAM纳米体系,并通过“一步法”在AuNPs上固定巯基化抗体作为生物识别分子,从而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由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心肌肌钙蛋白T的检测过程中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较低的检出限以及优异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免疫传感器制备策略,可适用于多种生物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科学、生物免疫技术、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uNPs/MXene@PAMAM的3D纳米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Xene(过渡金属碳氮化物)作为新型的类石墨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层状架构、可调的比表面积、良好的亲水性、高活性表面以及优异的导电性能,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到目前为止,MXene已被用于开发多种生物传感器。尽管该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和电荷载流子迁移方面表现良好,但其仍存在堆积以及在阳极电位下易氧化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导致MXene比表面积的减少而且导致检测的电化学窗口变窄,严重影响了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聚酰胺-胺树状(PAMAM)聚合物是一种具有可控尺寸和结构的有序三维(3D)超支化多聚物,具有亲水性、柔韧性、机械和化学稳定性以及丰富的表面功能性等特点。据报道,低代PAMAM树状聚合物(小于G4)被认为是生物传感中的有效信号放大器。PAMAM的支链端不仅有大量的胺基,可用于负载其他金属纳米材料,如AuNPs;其核心还可以被其他纳米材料如石墨烯等代替,以得到性能更加优越的纳米复合材料。
抗体的固定化是制备高性能免疫传感器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抗体固定方式一般包括两种:物理吸附和共价固定。物理吸附是一种有效而简便的固定方式,易于操作且能最大程度保证抗体的活性,但是通过物理吸附存在固定效率低、易受其他物理因素影响以及抗原结合部位易被掩蔽等缺点。共价固定虽然能保证有效的固定率,但该方法多借助于各种复杂的偶联试剂,操作繁琐。抗体生物共轭化学最近在免疫传感器中展现出创新性应用。据报道,利用该技术将外部硫醇基团引入抗体上,抗体即可通过Au-S键在AuNPs上实现“一步法”固定,不仅大大简化了抗体的固定步骤也易于提高抗体的覆盖率,从而提高免疫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AuNPs/MXene@PAMAM的3D纳米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Ti3C2Tχ-MXene纳米片为模板共价接枝一代PAMAM聚合物以获得MXene@PAMAM。该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导电率,大的比表面积,更重要的是在阳极电位下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大大地改善了其电化学性能。此外,MXene@PAMAM上有大量的氨基活性位点便于吸附AuNPs,而形成有序的3D纳米体系。该纳米体系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同时还可为巯基化抗体的固载提供丰富的AuNPs位点,最终提高检测灵敏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解决MXene在电化学应用中易堆积、阳极电位下易氧化的问题,以扩宽其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简单、通用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制备策略,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AuNPs/MXene@PAMAM的3D纳米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置于0.1M NaOH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活化,条件如下:电位-0.6~+1.3V,扫速100mV/s,循环次数为24圈。活化后用超纯水清洗电极表面,氮气吹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浙江亿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浙江亿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2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基于PAMAM的自组装纳米基因载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超顺磁性Fe<sub>3</sub>O<sub>4</sub>-PAMAM-TiO<sub>2</sub>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具有肿瘤靶向的PAMAM-FA/黄芩苷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RGD及PEG共修饰的PAMAM树状大分子载三氧化二砷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
- 一种改性树枝状PAMAM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一种PAMAM对客体小分子吸附量的NMR测定方法
- 一种树形大分子PAMAM的提纯方法
- 一种PLA/CA/PAMAM树形分子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 一种基于β-环糊精修饰的PAMAM靶向纳米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