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节段变形监测传感器布设方法及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6988.3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陈喜坤;张忠宇;高才驰;董飞;董盛时;李奥;黄杰;邹鸿浩;谈立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1C5/00;G01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李会娟 |
地址: | 210017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变形 监测 传感器 布设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隧道节段变形监测传感器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包括依次连接铺设的至少两个隧道节段(4),相邻两个隧道节段(4)之间形成接缝(5);所述布设方法包括:
在每一个隧道节段(4)上靠近接缝(5)设置静力水准仪(1),所有的静力水准仪(1)处于同一等高线上;在每一条接缝(5)处垂直于接缝设置至少两个测缝计(2),测缝计(2)安装在与接缝(5)相邻的隧道节段(4)上;在每一个隧道节段(4)上设置倾斜仪(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一个隧道节段(4)上靠近接缝(5)设置静力水准仪(1),包括:
将静力水准仪(1)安装在隧道节段(4)的侧板中部,将静力水准仪(1)距接缝(5)0.2~0.5m进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一条接缝(5)处垂直于接缝设置至少两个测缝计(2),包括:在每一条接缝(5)的第一侧部设置至少一个测缝计(2),在每一条接缝(5)的第二侧部设置至少一个测缝计(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一条接缝(5)处垂直于接缝设置至少两个测缝计(2),包括:在每一条接缝(5)的第一侧部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测缝计(2),在每一条接缝(5)的第二侧部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测缝计(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一条接缝(5)处垂直于接缝设置至少两个测缝计(2),包括:在隧道节段(4)为暗埋式隧道节段时,在每一条接缝(5)的第一侧部设置至少一个测缝计(2),在每一条接缝(5)的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测缝计(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一条接缝(5)处垂直于接缝设置至少两个测缝计(2),包括:在隧道节段(4)为暗埋式隧道节段时,在每一条接缝(5)的第一侧部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测缝计(2),在每一条接缝(5)的顶部远离第一侧部的一端设置一个测缝计(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一个隧道节段(4)上设置倾斜仪(3),包括:在隧道节段(4)侧板的中间位置设置倾斜仪(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一个隧道节段(4)上设置倾斜仪(3),包括:隧道节段(4)为暗埋式隧道节段时,在隧道节段(4)顶板中部靠近侧板的位置安装倾斜仪(3)。
9.一种隧道节段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包括依次连接铺设的至少两个隧道节段(4),相邻两个隧道节段(4)之间形成接缝(5),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静力水准仪(1)、倾斜仪(3)、测缝计(2)和数据采集分析设备;
静力水准仪(1)、倾斜仪(3)和测缝计(2)按照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布设方法进行安装;
静力水准仪(1)、倾斜仪(3)和测缝计(2)均与数据采集分析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69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