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探伤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8211.0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胡帅;秦建文;雍银华;周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华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董娣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探伤 装置 及其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智能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检测壳体内的导轮组件、编码器、霍尔传感器、单片机、脉冲涡轮探头和无线传输组件,每个所述检测壳体内至少设置有1组所述导轮组件,每个所述导轮组件位置处至少设置有1个所述霍尔传感器,每个所述导轮组件上至少连接有1个所述编码器,所述单片机和所述脉冲涡轮探头、所述无线传输组件安装在检测壳体的对应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壳体截面呈八边形,所述检测壳体的每个斜边上均设置有所述导轮组件、所述霍尔传感器和所述编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壳体由结构相同的上检测壳体和下检测壳体构成,所述上检测壳体和所述下检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检测壳体上设置有2个所述导轮组件和第一卡槽;所述下检测壳体上设置有2个所述导轮组件和第二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所述单片机和所述脉冲涡轮探头,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所述无线传输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探伤装置还包括盖板和线圈组件,所述盖板和所述线圈组件分别连接所述检测壳体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与所述上检测壳体形状匹配的板体,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检测壳体连接的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上线圈件和下线圈件,所述上线圈件和所述下线圈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圈件包括连接盖板、连接扣和弧形片,所述连接盖板的内圆弧延伸设置有所述弧形片,所述连接扣设置在所述弧形片的外壁和所述连接盖板上,所述连接扣位于所述内圆弧的两端点位置,弧形片设置有脉冲涡流探头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和母扣分别位于所述内圆弧的端点位置,所述公扣连接相邻所述智能探伤装置的母扣,所述公扣和母扣通过螺栓连接。
10.一种智能探伤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智能探伤装置安装在天车上,每股钢丝绳安装一个所述智能探伤装置并连接各个智能探伤装置后上电自检;
S2:钢丝绳移动,磁场发生变化,霍尔传感器接收磁场变化并转化成电压信号传输至放大电路,检测信号经放大后传输到单片机中;
S3:单片机将检测信号传输到上位机中,上位机对检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得到本次采集的信号峰值,将检测信号的峰值与设定的缺陷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本次检测信号小于设定的阈值,表明此处钢丝绳无缺陷,只需将本次检测值进行存储,并记录编码器反馈值;如果本次检测信号大于设定阈值,表明此处钢丝绳有缺陷,则通过编码器反馈值计算本次检测在整个钢丝绳中所处的位置,将缺陷位置显示在上位机上,并报警以提醒操作人员钢丝绳在此处有缺陷,实现钢丝绳检测的定性分析;
S4:判断钢丝绳是否检测完毕,如果没有检测完毕则重复S2、S3、S4;
S5:如果钢丝绳检测完毕,将数据传输到Zigbee发射端通过无线方式输出到Zigbee接收端,在上位机完成数据存储、运算,将存储的所有检测数据视为样本矩阵;
S6:由该样本矩阵计算其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S7:根据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得系数矩阵;
S8: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反演钢丝绳缺陷的大小;将缺陷大小显示在上位机上,实现钢丝绳缺陷的定量分析;
S9:本次钢丝绳检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华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宏华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2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