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轴孔去毛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9037.1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薛飞;王鸣;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4;B24B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宗磊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毛刺 装置 | ||
1.一种曲轴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孔去毛刺装置伸入所述曲轴孔中并旋转来去除曲轴孔在镗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
所述曲轴孔去毛刺装置包括有筒状的外壳(22),外壳(22)前端表面沿周向开设有一圈条状毛刷孔,在外壳(22)内部前端安装有一圈清洁毛刷(2),在外壳(22)内部安装有轴向滑动的导杆(9),由向前滑动的导杆(9)驱使所述清洁毛刷(2)径向移动以从所述毛刷孔伸出至外壳(22)表面;
在外壳(22)的内壁前后间隔设置有两个卡环,所述导杆(9)后端穿过所述两个卡环,在所述导杆(9)上固定有位于两个卡环之间的凸环(10),在凸环(10)与前卡环(22-1)之间安装有弹性复位机构(18);
在凸环(10)与后卡环(22-2)之间设有可轴向滑动的压环(17),在压环(17)和后卡环(22-2)之间设置有钢球(11),且所述钢球(11)抵接在所述导杆(9)的外径上;
所述压环(17)受力后向前滑动并通过凸环(10)带动所述导杆(9)向前滑动,所述压环(17)失去外力后在所述弹性复位机构(18)作用下回退以将所述钢球(11)夹持在所述压环(17)和所述后卡环(22-2)之间,并由所述钢球(11)来径向限位所述导杆(9);
在导杆(9)前端固定有锥形顶块(5),所述锥形顶块(5)的前端面直径小于后端面直径,在锥形顶块(5)的圆周斜面上设置有一圈条状卡槽(5-1),各所述清洁毛刷(2)底部设有嵌在所述卡槽(5-1)中的斜块(2-1),导杆(9)带动所述锥形顶块(5)向前滑动,使所述清洁毛刷(2)在所述卡槽(5-1)中向后滑动并从所述毛刷孔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清洁毛刷(2)为固定在所述斜块(2-1)上的一排尼绒刷毛,所述尼绒刷毛的直径为0.5~0.7mm,间距0.8~1mm,从所述外壳(22)内伸出的最大高度为2.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杆(9)外径上设置有一段轴向的止退棘齿(9-1);
在外壳(22)侧壁开设有向内部后方倾斜的螺纹孔(21),在所述螺纹孔(21)内安装有调节螺钉(7),所述调节螺钉(7)底部固定有止退弹片(8),止退弹片(8)的底部与所述止退棘齿(9-1)咬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轴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棘齿(9-1)的角度为60°±0.1°。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曲轴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杆(9)外径上设置有一段浅槽,在外壳(22)侧壁上安装有防转销(19),所述防转销(19)贯穿所述外壳(22)的侧壁并抵接在所述浅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10)为相对固定的套置在导杆(9)上的橡胶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环(17)和后卡环(22-2)之间设置有一套置在导杆(9)上的环形钢球保持架(16),在环形钢球保持架(16)上设有多个钢球卡槽(16-1)用于固定钢球(11)。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曲轴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环(17)和后卡环(22-2)抵接在钢球(11)远离导杆(9)的另一侧表面,且压环(17)和后卡环(22-2)与钢球(11)的接触面为斜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22)后端固定有环状刀柄(14),机床主轴夹持住所述刀柄(14)以带动伸入曲轴孔中的所述去毛刺装置旋转以去除毛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0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