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氧自供给车、氢氧自供给救护车、车辆氢氧自供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9377.4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曹兵;苏炎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德先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2 | 分类号: | H01M8/04082;H01M8/04089;H01M8/0656;C25B1/04;C25B9/65;C25B15/023;A61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领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2 | 代理人: | 陈士骞 |
地址: | 266199 山东省青岛市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给 救护车 车辆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氢氧自供给车、氢氧自供给救护车、车辆氢氧自供给方法,氢氧自供给系统采用发电装置为制氢制氧装置自供给电源,制氢制氧装置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分别由储氢罐、储氧罐存储,储氢罐向燃料电池供给氢气,当环境氧传感器检测的空气含氧量值低于预设的环境氧含量阈值时,将储氧罐内氧气输送至燃料电池,补给燃料电池所需氧气;此外,储氧罐内的氧气经过滤装置过滤后,供给车辆人员的用氧需求。本发明通过制氢制氧装置为车辆自供给氢气和氧气,当环境氧气含量较低时为燃料电池补给氧气,解决了缺氧地区由于空气中氧气不足导致燃料电池系统所产电能不足的问题,且所储存氧气还可经过滤装置过滤后供车辆人员使用,避免了氧气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氢氧自供给车、氢氧自供给救护车、车辆氢氧自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来源,为节约成本并实现零污染排放,采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但在高原等缺氧地区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不足导致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能不足,而导致不能够满足整车的驱动能力。
尤其对于救护车来说,车辆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能不足,会产生救护风险,降低救护车的救护效率,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且随着社区医疗建设及应急救援设备的加强,社会对救护车的功能需求越来越高,不仅需具备正常的车辆功能,还需具备初步救护功能。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负压救护车可通过在车舱内形成一个固定的空气流场,使救护车内空气由清洁区 (医务人员区)流向感染源区(病人区),尽可能避免病人与医护之间交叉感染。但在现有技术中,车外污染气体容易进入舱内,且舱内的污染气体容易泄漏至车外。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了氢氧自供给车、氢氧自供给救护车、车辆氢氧自供给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氧自供给车,所述氢氧自供给车包括车辆本体、燃料电池和氢氧自供给系统;所述氢氧自供给系统包括发电装置、第一控制器、制氢制氧装置、储氢罐、氢气压力传感器、储氧罐、氧气压力传感器、过滤装置、第一氧控制阀、第二氧控制阀、环境氧传感器、第二控制器;
所述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氢制氧装置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制氢制氧装置分别与所述储氢罐、储氧罐相连通,将所产生的氢气充入所述储氢罐内存储,将所产生的氧气充入所述储氧罐内存储;所述储氢罐、储氧罐上分别安装有所述氢气压力传感器、氧气压力传感器;所述氢气压力传感器、氧气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储氧罐相连通,用于向车辆人员供给氧气;所述第一氧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储氧罐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储氧罐向所述过滤装置输送的氧气量;所述储氢罐与所述燃料电池相连通,向所述燃料电池供给所需氢气;所述储氧罐经所述第二氧控制阀与所述燃料电池相连通,向所述燃料电池补给所需氧气;所述环境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外,用于监测所述车辆本体外空气中的氧含量;所述环境氧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氧控制阀的控制端电连接;
当所述环境氧传感器所检测的空气氧含量值低于预设的环境氧含量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氧控制阀,将所述储氧罐内的氧气输送至所述燃料电池内,以向所述燃料电池补给所需氧气。
可选地,所述氢氧自供给系统还包括车内氧传感器;
所述车内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内,用于监测所述车辆本体内空气中的氧含量;所述车内氧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氧控制阀的控制端电连接;
当所述车内氧传感器所检测的车内氧含量值低于预设的车内氧含量最低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氧控制阀,将所述储氧罐内的氧气经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输送至所述车辆本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德先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德先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磁力爆破装置及爆破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角度的偏心安装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