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核桃和黑豆食品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226.2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9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芝道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L19/00;A23L17/60;A23L31/00;A23L11/00;A23L21/25;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肖梦华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桃 黑豆 食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桃和黑豆食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食材:食材包括:核桃30‑50g、葵花籽10‑30g、苹果10‑30g、芝麻15‑35g、山楂5‑25g、红枣15‑35g、桂圆5‑25g、紫菜8‑12g、银耳3‑15g、黑豆25‑45g、椰子奶5‑13g、其余余量为蜂蜜;S2、食材处理:食材粉碎并研磨成粉;S3、余料处理:将苹果和椰子奶进行混合,获得混合物A;S4、蜜炼加工:将S1、S2处理后的产物与混合物A、蜂蜜进行蜜炼加工,制备成药丸;S5、杀菌包装。本发明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丰富,适合不同年龄人员使用,且食用口感佳,适合儿童青少年食用,且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核桃和黑豆食品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核桃又称胡桃、羌桃,是胡桃科植物。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具有抗衰老、益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脑功能等功效;黑豆是大豆的种子。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味。黑豆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保持机体功能完整,延缓机体衰老、降低血液粘度。黑豆呈现椭圆形或类球形,稍扁,表面黑色或灰黑色,光滑或有皱纹,具光泽,一侧有淡黄白色长椭圆形种脐。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肥厚,黄绿色或淡黄色。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要进行不同的合理的膳食搭配,不同的人群多多少少会对身体机能有所要求,一般的饮食往往满足不了身体需要,人群不同所需要求不同,例如:1、小儿注意力不集中;2、青少年记忆力差,学习能力低下;3、成年人神经衰弱,多梦健忘,食欲不振,容易疲倦,皮肤粗糙,头发早白;4、老年人记忆障碍,智能衰退,预防老年痴呆;针对不同的人群现有的营养食品是针对性补充营养,对于家庭来说,制作食材人员的劳动量较大,且往往不能有效的补充营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核桃和黑豆食品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核桃和黑豆食品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核桃和黑豆食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食材:所述食材包括:核桃30-50g、葵花籽10-30g、苹果10-30g、芝麻15-35g、山楂5-25g、红枣15-35g、桂圆5-25g、紫菜8-12g、银耳3-15g、黑豆25-45g、椰子奶5-13g、其余余量为蜂蜜;
S2、食材处理:将核桃、葵花籽、芝麻、山楂、红枣、桂圆、紫菜、银耳和黑豆粉碎并研磨成粉;
S3、余料处理:将苹果捣碎成泥,并将苹果泥和椰子奶进行混合,获得混合物A;
S4、蜜炼加工:将蜂蜜煎熬至成滴,并将S1、S2处理后的产物与混合物A、蜂蜜进行蜜炼加工,制备成药丸;
S5、杀菌包装:将制备成丸的产品灭菌、封装。
进一步的,所述食材包括:核桃30g、葵花籽10g、苹果10g、芝麻15g、山楂5g、红枣15g、桂圆5g、紫菜8g、银耳3g、黑豆25g、椰子奶5g、其余余量为蜂蜜。
进一步的,所述食材包括:核桃35g、葵花籽15g、苹果15g、芝麻20g、山楂10g、红枣20g、桂圆10g、紫菜9g、银耳6g、黑豆30g、椰子奶7g、其余余量为蜂蜜。
进一步的,所述食材包括:核桃40g、葵花籽20g、苹果20g、芝麻25g、山楂15g、红枣25g、桂圆15g、紫菜10g、银耳9g、黑豆35g、椰子奶9g、其余余量为蜂蜜。
进一步的,所述食材包括:核桃45g、葵花籽25g、苹果25g、芝麻30g、山楂20g、红枣30g、桂圆20g、紫菜11g、银耳12g、黑豆40g、椰子奶11g、其余余量为蜂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芝道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芝道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