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便携式血糖仪的microRNA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4667.8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楠迪;尹凡;张雨婷;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2 | 分类号: | C12Q1/682;C12Q1/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玉仙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便携式 血糖仪 microrna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非诊断目的的基于便携式血糖仪的microRNA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含有与靶标miRNA互补序列的发卡序列变性、复性形成发卡结构,分别将发卡结构与含有不同浓度靶标miRNA的样品孵育,孵育后加入核酸外切酶T,继续孵育得到反应混合物一;
所述的发卡结构的loop环状区包含多聚AMP序列;
S2、将S1步骤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一与ATP生成系统混合孵育,得到反应混合物二;
所述的ATP生成系统中包含缓冲液、脱氧胞苷三磷酸、腺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S3、将S2步骤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二与葡萄糖消耗/还原型辅酶Ⅱ荧光强度产生系统混合孵育,得到反应混合物三;
所述的葡萄糖消耗/还原型辅酶Ⅱ荧光强度产生系统中包含己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葡萄糖和氧化型辅酶Ⅱ;
S4、对S3步骤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三进行葡萄糖水平检测,得到葡萄糖水平值;对步骤S3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三进行荧光检测,得到荧光强度;
S5、建立葡萄糖水平值与靶标miRNA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荧光强度与靶标miRNA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S6、将实际待检测样品按照S1~S4步骤进行操作,测定出葡萄糖水平值,根据S5步骤葡萄糖水平值与靶标miRNA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计算出待检测样品中的靶标miRNA含量;或将实际待检测样品按照S1~S4步骤进行操作,测定出荧光强度,根据S5步骤荧光强度与靶标miRNA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计算出待检测样品中的靶标miRNA含量;
其中,所述的靶标miRNA为miRNA-21,发卡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iRNA-2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不同浓度靶标miRNA的样品中,还包括RNase抑制剂和Cutsmart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Nase抑制剂的浓度为8~12 U·μL-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TP生成系统中,缓冲液为10×Tris-HCl缓冲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TP生成系统中,脱氧胞苷三磷酸的浓度为1~3 mmol·L-1;腺苷酸激酶的浓度为0.4~0.6 U·μL-1;丙酮酸激酶的浓度为3~5U·μL-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浓度为60~80 mmol·L-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糖消耗/还原型辅酶Ⅱ荧光强度产生系统中,己糖激酶的浓度为3~5 U·μL-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浓度为0.5~1.5U·μL-1;葡萄糖的浓度为200~300 mmol·L-1;氧化型辅酶Ⅱ的浓度为80~120 mmol·L-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糖水平值通过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6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