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热管的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4814.1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何帆;李小辉;凌生斌;朱斌;吴庆;李林阳;鲁恒飞;岑波;田晓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8 | 分类号: | H01M10/658;H01M10/6552;H01M10/653;H01M50/244;H01M50/2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电池 模组 | ||
1.一种带热管的电池模组,包括上壳(1)、下壳(2)及中间的电芯堆叠组件,电芯堆叠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并排堆叠的至少两组电芯单元,每组电芯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芯(5);其特征在于,电芯单元的左右侧均设置有隔热层,电芯单元的底部与下壳(2)的内底面之间设有导热胶(14);至少一组电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电芯(5)的前后端面中的至少一端面上贴附有导热垫(20),导热垫(20)的外侧设有热管(21),热管(21)下端与下壳(2)之间涂有热管导热胶(22);电芯堆叠组件与上壳(1)之间设置有云母上盖板(12),云母上盖板(12)的周边向下弯折并完全罩住电芯堆叠组件的上方边缘;所述隔热层为第一隔热层(7)或第二隔热层(8)或第三隔热层(6);所述第一隔热层(7)为气凝胶垫,设置在相邻的两组电芯单元之间;第二隔热层(8)为由云母侧板与泡棉组成的复合隔热层,设置在电芯单元与下壳的左右内侧壁之间;第三隔热层(6)为泡棉层,设置在电芯堆叠组件中间,平分左右同等数量的电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热管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堆叠组件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与上壳(1)、下壳(2)固连的前端盖(3)、后端盖(4);所述云母上盖板(12)包括上板(1203),上板(1203)的前侧设有挡住前端盖(3)与上壳(1)连接处的前卷边(1201),后侧设有挡住后端盖(4)与上壳(1)连接处的后卷边(1204),左右两侧设有分别包住左右端部的电芯(5)上方边缘的侧卷边(1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热管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胶(14)的前后端部设有固定在下壳(2)内底面上的橡胶垫(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热管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上盖板(12)与上壳(1)之间设置有FPC总成,且云母上盖板(12)上开设有使FPC总成与电芯(5)相连接的NTC插入孔(1205),所述NTC插入孔(1205)上覆盖有云母补丁(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热管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上盖板(12)与上壳(1)上还开设有若干导气孔(12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热管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堆叠组件的前端与前端盖(3)之间、后端与后端盖(4)之间均设有极耳支架(10),极耳支架(10)上固定铜排(9),铜排(9)连接各电芯(5)的电极引出端;所述极耳支架(10)与铜排(9)之间设有绝缘罩(11),绝缘罩(11)通过卡扣安装在极耳支架(10)上,前端盖(3)、后端盖(4)、绝缘罩(11)上对应前后两侧铜排(9)的安装部位分别开设有避让部位;连接电芯(5)正极的铜排(9)上设有熔断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热管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铜排陶瓷护套(15),铜排陶瓷护套(15)采用内嵌结构,并安装在绝缘罩(11)对应铜排(9)安装部位的避让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热管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下壳(2)为钣金件,通过焊接固定,且上壳(1)朝向电芯堆叠组件的内侧面涂有防火漆,下壳(2)朝向电芯堆叠组件的内侧面涂有绝缘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热管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3)、后端盖(4)为压铸件,均与上壳(1)、下壳(2)通过焊接固定,且前端盖(3)、后端盖(4)朝向电芯堆叠组件的内侧面上均涂有绝缘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8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