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舱段上封闭式外防热层的套接工装及套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5974.8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玲;王岳洋;李文静;冯鹏;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5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李亚东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舱段上 封闭式 防热 套接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热防护层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舱段上封闭式外防热层的套接工装及套接方法。该套接工装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连接轴、锁紧螺母和间隙控制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分别设置在待套接舱段的两端,连接轴连接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间隙控制部设置在待套接舱段的外表面,在保证外防热层的套接同轴度的同时,利用锁紧螺母通过第二端板能够向外防热层施加均匀的压力,确保外防热层套接到位,该套接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完成外防热层和待套接舱段的套接装配。本发明提供的舱段上封闭式外防热层的套接方法,工艺简单、套接精准到位、套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防护层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舱段上封闭式外防热层的套接工装及套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超高声速飞行器在大气层中巡航速度的增加和飞行时间的延长,飞行器需要承受更加严酷的气、热载荷作用,表面温度超过其承受极限,飞行器内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在飞行器的舱段的外面设计外防热材料,传统的外防热材料采用分块式外防热结构,由于缝隙不易处理,气流容易从缝隙处传入舱体内,不能满足飞行器的隔热要求,因此,为保证更好的热防护效果,需要采用整体式外防热结构。
整体式外防热结构分为开口式和封闭式两种,开口式可以直接粘接于飞行器外表面,相对简单,而封闭式外防热结构防热虽然效果更好,但其周向闭合的套筒结构特征导致其难易直接粘接,再加上舱体结构尺寸较大,使其套接难度大,且套接时间长。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舱段上封闭式外防热层的套接工装,解决封闭式外防热层套接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舱段上封闭式外防热层的套接方法,实现封闭式外防热层精准、快速套接。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舱段上封闭式外防热层的套接工装,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连接轴、锁紧螺母和间隙控制部;
第一端板盖设在待套接舱段的第一端,第一端板的径向尺寸大于待套接舱段的第一端的径向尺寸;
第二端板盖设在待套接舱段的第二端,第二端板上设有过孔,第二端板的径向尺寸大于待套接舱段的第二端的径向尺寸;
间隙控制部包括多个控制条,控制条的长度不小于待套接舱段的待套接部分的轴向长度,控制条的厚度与外防热层和待套接舱段之间的涂胶间隙相匹配,多个控制条在待套接舱段外侧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
连接轴的第一端与第一端板连接,连接轴的第二端穿过过孔后伸出第二端板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旋紧锁紧螺母能够使第二端板在连接轴的轴向上向第一端板移动。
优选地,第一端板与待套接舱段之间通过第一定位止口定位安装,第一定位止口包括第一外止口和第一内止口,第一外止口设置在第一端板的上侧,第一内止口设置在待套接舱段的第一端的端部;
第二端板与待套接舱段之间通过第二定位止口定位安装,第二定位止口包括第二外止口和第二内止口,第二外止口设置在第二端板的下侧,第二内止口设置在待套接舱段的第二端的端部。
优选地,连接轴上设有限位台阶,限位台阶的径向尺寸大于过孔的直径,用于限制第二端板与第一端板之间的轴向距离。
优选地,在第二端板的下侧,且在过孔的周边设有环形凸台,旋紧锁紧螺母,第二端板通过环形凸台抵在限位台阶。
优选地,第一端板上设有螺孔,连接轴的第一端与第一端板螺纹连接。
优选地,在待套接舱段的轴向上,第一外止口的长度小于第一内止口的长度,第一外止口、第一内止口和套接后的外防热层之间形成第一流胶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未经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5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