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厢顶开倒料式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628.1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侃侃;王瑞;张卫新;郜普刚;高泉;辛泳霖;杨华;寇瑞娟;靳秀清;焦健;赵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14 | 分类号: | B65F3/1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顶开倒料式 垃圾 收集 转运 系统 | ||
1.车厢顶开倒料式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1)与转运站;
所述车厢(1)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可开启的厢盖(2),所述厢盖(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车厢(1)上,所述转轴设置于车厢(1)上端中部,所述厢盖(2)远离转轴的一侧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厢盖支耳(4);
所述转运站包括放置车厢的车厢定位基座(7)、提升机构、翻桶机构、开盖机构;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四个提升架(8),四个提升架(8)分别两两对称设置于车厢定位基座(7)两侧的前后端,所述提升架(8)内部设置有直线电机(9)以及供直线电机(9)上下滑行的滑轨(10),所述滑轨(10)竖直设置于提升架(8)内部,所述提升架(8)内部在滑轨(10)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上部限位传感器(12)以及下部限位传感器(11),在车厢定位基座(7)同一侧的两个直线电机(9)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支架(13)相连接;
所述连接支架(13)上设置有若干个翻桶机构(14);
所述开盖机构包括提升杆(15)、连杆(16)、厢盖挂钩(17),所述提升杆(15)竖直设置于直线电机(9)的上端,提升杆(15)的上端通过连杆(16)转动连接有厢盖挂钩(17),所述厢盖挂钩(17)与厢盖支耳(4)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顶开倒料式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的上端面设置有横梁(3)以及所述厢盖(2),所述横梁(3)设置于车厢(1)顶部的中间区域并且沿着车厢(1)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厢盖(2)对称设置于横梁(3)的两侧,所述厢盖(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3)上,所述转轴设置于车厢(1)顶端的中部并且所述转轴沿着车厢(1)的长度方向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顶开倒料式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下端设置有车厢轮(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顶开倒料式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厢盖支耳(4)突出于厢盖(2)表面,并且厢盖支耳(4)中间为中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顶开倒料式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车厢定位基座(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限制车厢(1)放置于所述车厢定位基座(7)上的左右位置的车厢限位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顶开倒料式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定位基座(7)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限制车厢(1)放置于所述车厢定位基座(7)上的前后位置的车厢轮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顶开倒料式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四个提升架(8)与厢盖(2)上的四个厢盖支耳(4)在长度方向位置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顶开倒料式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桶机构(14)为市场常规产品,自带控制系统和抱桶装置、翻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顶开倒料式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6)由两根相互成角度的连接杆组成,一端通过转轴与提升杆(15)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厢盖挂钩(17)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6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MEMS微波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弃塑料回收造粒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