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冶炼用矿料筛选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7524.2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童怀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怀彪 |
主分类号: | B07B1/04 | 分类号: | B07B1/04;B07B1/28;B07B1/55;B08B3/02;B65G33/14;B65G4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黄娟 |
地址: | 334499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用矿料 筛选 设备 | ||
一种铜冶炼用矿料筛选设备,包括底板、筛料箱和上料筒,底板上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若干限位筒,限位筒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滑动柱下端均连接有减震弹簧,滑动柱上端均贯穿限位筒连接有轴承座,筛料箱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分别转动连接轴承座,筛料箱下端右侧设置有弧形条块,底板上端右侧设置有震动模块;本发明中可均速送入矿料,避免对设备造成冲击和破坏,可对矿料进行冲洗去污,确保矿料筛选的准确性,泥水过滤回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双重震动筛分提高了矿料的筛分精度,降低铜矿冶炼难度,且设备缓冲减震效果佳,筛选后的矿料收集便捷,设备清洗维护简单方便,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冶炼用矿料筛选设备。
背景技术
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包括自然铜﹑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蓝铜矿和孔雀石等,在矿石处理过程中,有两个基本的工序:一个是解离,一个是分选。解离就是通过矿石破碎和磨碎(合称粉碎)的方式,将矿石中的各种有价矿物与脉石分离开来的过程。分选就是将已经解离开来的有价矿物颗粒按其性质差异分选为不同产品的过程,例如按照大小或品质进行分选,因此在铜矿冶炼一般需要对矿石进行筛选。
目前,现有的矿料筛选设备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多数加料斗在设备上端,通过铲车等一次性倾倒矿石时,对设备的冲击和破坏较大,下料速度不均匀,筛选效果差,现有设备且矿料筛选不够精细,矿石上的泥土等污染物容易影响筛网的筛选和品质的判断,且设备工作完成后,内部受到污染往往难以清理,长此以往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铜冶炼用矿料筛选设备,本发明中可均速送入矿料,避免对设备造成冲击和破坏,可对矿料进行冲洗去污,确保矿料筛选的准确性,泥水过滤回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双重震动筛分提高了矿料的筛分精度,降低铜矿冶炼难度,且设备缓冲减震效果佳,筛选后的矿料收集便捷,设备清洗维护简单方便,提高了使用寿命。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冶炼用矿料筛选设备,包括底板、筛料箱和上料筒,底板上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若干限位筒,限位筒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滑动柱下端均连接有减震弹簧,滑动柱上端均贯穿限位筒连接有轴承座,筛料箱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分别转动连接轴承座,筛料箱下端右侧设置有弧形条块,底板上端右侧设置有震动模块,筛料箱左端上侧设置有进料口,筛料箱内部上侧设置有第一筛板,筛料箱内部下侧设置有第二筛板,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上端右侧均设置有第二高压喷头组;
底板上端左侧边缘处通过若干支撑架支撑连接有上料筒,上料筒呈向右倾斜设置,上料筒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上料筒下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螺纹杆,上料筒周面左下侧设置有上料斗,上料筒周面右下侧设置有下水管,上料筒周面右上侧设置有排料管,排料管右部延伸至进料口内,上料筒内部周面左侧设置有第一高压喷头组,底板上端左侧设置有水箱,水箱内部设置有高压水泵,高压水泵左端连接有第一送水管,第一送水管另一端贯穿水箱和上料筒连接第一高压喷头组。
优选的,震动模块包括固定架、第二旋转轴、偏心轮、从动轮、第一伺服电机和主动轮,固定架上端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中部套设有偏心轮,第二旋转轴前部套设有从动轮,固定架下部前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电机轴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啮合连接从动轮。
优选的,筛料箱内部底端右侧设置有导料板,筛料箱下端中部设置有下料管。
优选的,筛料箱前端上侧内嵌设置有第一下料通道,筛料箱前端下侧内嵌设置有第二下料通道,第一下料通道开口处向后,第二下料通道开口处向前,且第一下料通道和第二下料通道开口处均向下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怀彪,未经童怀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7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