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灌浆质量的灌浆套筒组件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8950.8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领;宋帅;张天轩;翟春旭;范思琦;王欣悦;黄玉奇;张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杨晓旭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灌浆 质量 套筒 组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灌浆质量的灌浆套筒组件及方法,灌浆套筒组件包括灌浆套筒和二次注浆装置,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侧壁上自左向右沿其轴线依次设置有出浆口、多功能孔和灌浆口,多功能孔处设置有螺母,螺母活动套装在套筒本体外部,灌浆口设置有灌浆后防止砂浆流出的橡胶塞,出浆口设置有封浆装置,套筒本体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弹性封浆环。本发明检测成本低、操作方便、精度高,能够直观、清晰地观察和测量灌浆缺陷以及灌浆饱满度。不仅能够保证套筒连接质量,又能够避免由于连通腔严重失效、出浆孔不出浆、套筒内浆体回流等问题导致的后期灌浆质量检测不合格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简化施工,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灌浆质量的灌浆套筒组件及灌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特别是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在建筑工程中钢筋已经成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支撑。目前钢筋连接技术可分为三类,即钢筋绑扎连接、钢筋焊接、钢筋机械连接。
(1)采用绑扎连接时,捆绑搭接钢筋直径范围有限制,受拉区钢筋不宜使用,且常使搭接部位的钢筋过于密集,钢筋用量增加。采用焊接方法时,虽然其一般不存在强度、刚度、破坏性能方面的问题,但焊接设备的体积较大,移动不便,现场焊接的施工操作空间小,焊接施工困难,且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焊接质量不稳定、功效低、耗电量大、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易受到工地电源情况的影响。且焊接也会出现咬边、未焊透等缺陷。机械连接接头包括套筒挤压接头、锥螺纹接头、镦粗直螺纹接头等,但连接工艺过于复杂且要求拼接误差小,若在生产过程中需将钢筋端头进行套丝处理,则套丝部分在运输、吊装、施工过程中要做严格保护。
(2)采用焊接连接时,焊接设备的体积较大,移动不便,由于现场焊接的施工操作空间小,焊接施工困难,且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
(3)若采用全灌浆套筒连接方式,即可改善上述缺点,但必须要保证灌浆质量。
近年来,随着装配式结构在国内的再次兴起,套筒灌浆接头在我国内地也开始应用。套筒灌浆接头是由专门加工的套筒、配套灌浆料和钢筋组装的组合体,在连接钢筋时通过注入快硬无收缩灌浆料,依靠材料之间的粘结咬合作用连接钢筋与套筒。套筒灌浆接头具有性能可靠、适用性广、安装简便等优点,可用于钢筋骨架结构的任何部位钢筋的连接,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没有明火作业。
在灌浆套筒灌浆时,以下问题经常发生:由于灌浆套筒内钢筋发生偏移导致连通腔失效;出浆口不出浆,构件生产或安装过程中套筒内落入堵塞物或者套筒底部附近连通腔堵塞,都可能导致连通腔灌浆时套筒出浆口不出浆;连通腔灌浆结束前,如果灌浆设备拔出前持压不充分,浆体未填充各类微小缝隙,则灌浆结束后浆体继续流动填充缝隙将导致出浆口浆体回流;连通腔灌浆结束后由于封堵灌浆口不及时经常会造成浆体回流。
当经后期检测灌浆质量不合格时,常采用钻孔二次注浆的方法,但施工繁琐,操作复杂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场施工操作简便、成本低、精度高、效率高的保证灌浆套筒灌浆质量的新型灌浆套筒和施工方法以及二次注浆方法。
一种提高灌浆质量的灌浆套筒组件,包括灌浆套筒和二次注浆装置,所述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上自左向右沿其轴线依次设置有出浆口、多功能孔和灌浆口,所述多功能孔处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活动套装在套筒本体外部,所述灌浆口设置有灌浆后防止砂浆流出的橡胶塞,所述出浆口设置有封浆装置,所述套筒本体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弹性封浆环。
进一步地,所述封浆装置包括垫板和转动挡板,所述垫板与出浆口的内壁连接,所述转动挡板与垫板转动连接,垫板的外形尺寸小于出浆口的开口尺寸,转动挡板沿垫板转动,与垫板配合实现出浆口的打开与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