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冷原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0388.2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戴书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天台山天华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56;H01M10/48;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37;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9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广秋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冷 原理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冷原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利用冷凝管来降温,并且具备缓冲装置,能够实时检测电池温度以对其降温的基于水冷原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一种基于水冷原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撑架和支撑板,底座上设有支撑架,底座上设有支撑板,底座和支撑板上设有检测机构,底座上设有推动机构。本发明通过设有检测机构和推动机构,推动机构能够带动检测机构运动,检测机构能够实时检测电池的温度,以便快速对电池进行降温;通过设有吹风机构和贴合机构,贴合机构与检测机构配合,能够与电池贴合,达到了比较彻底的对电池降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冷原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采用非常规燃料为动力源的汽车,一般是电池提供动力,但是在运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池散热不均导致汽车运行故障的现象。
专利申请号CN201921776892.9,公开日期20191022,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底座;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置在所述保护罩内;第一散热机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设置在所述保护罩上;第二散热机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设置在所述保护罩的顶部。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可以有效防尘,延长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的优点。但是该装置的冷却仅仅通过通风以及喷水来进行降温,可能会出现出水影响电池运作的情况,并且不具备缓冲装置,汽车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磕碰的现象,同时对电池的温度不具备自动检测的能力,无法实时对电池进行降温。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利用冷凝管来降温,并且具备缓冲装置,能够实时检测电池温度以对其降温的基于水冷原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冷凝管来降温,并且具备缓冲装置,能够实时检测电池温度以对其降温的基于水冷原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冷却仅仅通过通风以及喷水来进行降温,可能会出现出水影响电池运作的情况,并且不具备缓冲装置,汽车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磕碰的现象,同时对电池的温度不具备自动检测的能力,无法实时对电池进行降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冷原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撑架和支撑板,底座上设有支撑架,底座上设有支撑板,底座和支撑板上设有检测机构,底座上设有推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板上设有存储箱,存储箱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存储箱顶部设有进料口,底座上设有波纹板,波纹板内均匀设有四根冷凝管,冷凝管与存储箱连接,第一根和第三根冷凝管上设有球阀,球阀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和存储箱转动式连接,第二根和第四根冷凝管上设有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底座上设有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上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与第一转动杆滑动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存储箱上两部均设有第一支架,两个第一支架之间设有固定框,固定框内部转动式设有风扇,固定框内部滑动式设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与第一推杆接触配合,第二推杆上设有第一伸缩组件,第一伸缩组件与固定框连接,第二推杆上部与固定框之间连接有第二伸缩组件,风扇上设有扇叶开关,扇叶开关和第二推杆接触配合,第二推杆底部设有挤压块,固定框上设有网格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冷凝管之间滑动式设有贴合板,贴合板上两侧均设有第三伸缩组件,第一转动杆中部设有凸轮,凸轮与贴合板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天台山天华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天台山天华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0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