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的液压加固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1791.7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5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尹希伟;肖和飞;张新爱;罗安明;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20 | 分类号: | B21D39/20;B29C57/0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湖南乔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2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41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塑料 复合管 液压 加固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的液压加固装置和方法,包括扩径机本体和用于压紧金属塑料复合管端口处的金属管和塑料管的定径环,所述定径环为金属材质的可拉伸的环形部件,扩径机本体包括液压千斤顶和多个环形阵列布置的可移动的衬环模块,液压千斤顶带动多个衬环模块移动至接触和挤压位于金属塑料复合管端口处内圈中的定径环,至定径环外径扩大至压紧塑料管的内壁。本发明简便、高效、准确地对金属塑料复合管的端口处进行加固,防止金属塑料复合管端口处的金属管和塑料管分离,影响金属塑料复合管的性能,所述加固装置结构使用灵活,适用于加工现场和安装现场等场合,通过液压驱动扩径机本体,使用简单省力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的液压加固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塑料复合管是以外层为金属管、内层为塑料管,通过一定的工艺复合成型的管材,具有金属管和非金属管的优点。在将金属管和塑料管复合后,在放置、搬运、使用等过程中,金属塑料复合管的端口易发生金属管和塑料管分离开的现象,为了防止金属管和塑料管分离范围扩大,影响金属塑料复合管的使用性能,需要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换句话说,在管材的放置、搬运、使用安装现场等任一场合都可能需要对管材端口进行加固处理。另外,在金属塑料复合管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现有扩径设备进行管材端口加固处理,但在安装现场,部分管材需要进行截断,由于扩径设备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运输到安装现场极不方便,同时需要通电和提供液压动力才能使用,难以实现对截断后的管材端口进行加固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的液压加固装置和方法,简便、高效、准确地对金属塑料复合管的端口处进行加固,防止金属塑料复合管端口处的金属管和塑料管分离,影响金属塑料复合管的性能,所述加固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易携带和移动,使用灵活,适用于加工现场和安装现场等场合,通过液压驱动扩径机本体,使用简单省力易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的液压加固装置,包括扩径机本体和用于压紧金属塑料复合管端口处的金属管和塑料管的定径环,所述定径环为金属材质的可拉伸的环形部件,扩径机本体包括液压千斤顶和多个环形阵列布置的可移动的衬环模块,液压千斤顶带动多个衬环模块移动至接触和挤压位于金属塑料复合管端口处内圈中的定径环,至定径环外径扩大至压紧塑料管的内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衬环模块包括一体连接的用于接触挤压定径环内壁的胀开部和用于使多个移动后的衬环模块复位的回缩部,所述胀开部和回缩部连接成的结构的横截面为L形,多个衬环模块的多个回缩部环形阵列布置成的筒体外套接有至少一个回程弹簧。
多个衬环模块的多个胀开部环形阵列布置成的筒状结构的内侧面为圆台侧面或棱台侧面。
所述扩径机本体还包括滑块,滑块位于多个衬环模块环形阵列布置成的筒状结构的内圈中,滑块的外侧面形状大小和多个胀开部环形阵列拼接成的筒状结构的内侧面相同,液压千斤顶连接并带动滑块沿着多个衬环模块环形阵列布置成的筒状结构的中心线方向移动。
所述胀开部包括六个面,分别为相对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相对的外端面和内端面,相对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平行间隔布置,回缩部连接前端面的靠近内端面的一端,外端面为接触挤压定径环内壁的部分,多个胀开部环形阵列布置成的筒状结构的内侧面由多个内端面形成。
所述扩径机本体还包括平行间隔布置的模块前挡板和千斤顶紧固板,多个衬环模块的胀开部位于模块前挡板和千斤顶紧固板之间。
模块前挡板接触前端面,千斤顶紧固板接触后端面,液压千斤顶连接千斤顶紧固板。
回缩部和前端面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1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