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料自动拆包卸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1869.5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3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邹细勇;胡晓静;赵黄海;张建生;陈亮;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B65B57/20;B65B57/14;B65B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自动 卸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料自动拆包卸料方法,将料包搬运至托包机构上,并在托包机构上设置直行通道;待料包送至预定位置时,采用切割机构对料包底部进行直线切割拆包;折展机构初始状态折叠于其底座附近,在料包切割完成后,折展机构动作,将一对合拢的撑爪经所述通道由料包的割口插入料包,再将撑爪向两端伸展以张紧料包,然后从撑爪末端的一排气孔中喷射脉冲高压气流以冲击料包壁;尔后通过反复快速地折叠、展开一对所述撑爪并喷射气流来排空残料。本发明实现了自动拆包卸料,不会对颗粒料产生包装袋碎屑污染;通过撑架折叠、展开和举包,以脉冲式气吹方法进行抖包,实现了无残留落料,防止了原料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中的自动投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料自动拆包卸料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如双向拉伸薄膜BOPP等的生产主要原料为高分子颗粒PP料,用编织袋包装搬运。目前国内对颗粒料的投料大多数仍然还是由人工完成,人工投料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人工投料严重降低了工艺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人工拆包劳动强度大易疲劳,从而造成投料速度不稳定,容易出现人工速度跟不上配套设备的问题;其次,物料包投切是一个繁重乏味的体力劳动,人工难以高效平稳地进行全天候投料。因此,塑料薄膜生产行业急需一类实用、快速、高效的自动投料装置来代替人工投料工作,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同时降低人力资源消耗。
编织袋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料、大米、面粉、水泥、化肥及其他产品的外包装,在工业生产中用量很大。对于颗粒料包,意大利研发出用于高分子颗粒原料包的自动投切系统,采用机械手将料包搬运至一个特制的刀盘破袋器上方,然后将料包放下,料包下落到刀盘上并被破袋、落料,此系统容易使编织袋碎裂,造成编织袋碎屑污染原料的问题。类似的,国内一些自动拆包装置也有这种问题,如中国专利CN2013102767140和专利CN201510116184,均使用锯片或刀片对袋子进行破坏性拆包,容易产生包装袋碎屑。
中国专利CN2015108873053对此问题进行了改进,在破袋时不会产生袋子碎屑随物料落入料池的问题,但其仍然存在料包中物料下落不完全、容易在料包的褶皱边角处残留余料的问题。相比之下,在人工投包的工程中,工人需要在将颗粒料从料包中倒出后再用力抖几下,从而将料包中的残料抖落干净,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原料的浪费。而中国专利2016110411377利用磁针作为卸料工具,通过磁针上下运动使得料包抖动来帮助残料的排出,中国专利2017100372455通过从外部对料包进行振动拍打来帮助排料,测试中发现这些装置或方法中产生的抖动,对于方砖形料包作用较好,但对普通非立体成形的料包其力度与效果不够好,由于褶皱多,仍容易在部分角落特别是层叠之处余留残料,因此需要拆包卸料的新方法。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的拆包卸料装置往往会产生包装袋碎屑,容易混入物料中,且物料下落不全造成残留余料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产生碎屑混入物料,避免余料残留的颗粒料自动拆包卸料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颗粒料自动拆包卸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料包搬运至托包机构上,并在托包机构上设置直行通道;
待料包送至预定位置时,采用切割机构对料包底部进行直线切割拆包;
折展机构初始状态折叠于其底座附近,在料包切割完成的预设时长后,折展机构动作,将一对合拢的撑爪经所述通道由料包的割口插入料包,再将撑爪向两端伸展以张紧料包,然后从撑爪末端的一排气孔中喷射脉冲高压气流以冲击料包壁;尔后通过反复快速地折叠、展开一对所述撑爪并喷射气流来排空残料。
作为优选,反复折展料包的同时,所述折展机构不断举高和放低料包;且在折合撑爪时举高料包,而展开撑爪时放低料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18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