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五环三萜类药物吸收的壳聚糖包覆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42741.0 申请日: 2021-03-05
公开(公告)号: CN112999197A 公开(公告)日: 2021-06-22
发明(设计)人: 夏晓静;胡英;吴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主分类号: A61K9/52 分类号: A61K9/52;A61K31/56;A61K47/36;A61K47/10;A61K47/14;A61P1/16
代理公司: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代理人: 沈振涛
地址: 3151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促五环 三萜类 药物 吸收 聚糖 固体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促五环三萜类药物吸收的壳聚糖包覆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粒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五环三萜类化合物0~15%、壳聚糖或其衍生物5~20%、单硬脂酸甘油酯20~50%、硬脂酸10~30%、泊洛沙姆5~75%;所述纳米粒是通过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和硬脂酸上的羧基与壳聚糖或其衍生物上氨基的静电作用,在单硬脂酸甘油脂和泊洛沙姆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两亲性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建了壳聚糖或其衍生物包覆脂质纳米粒,具备体内脂蛋白的仿生结构。该给药载体对于五环三萜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载药能力,具有缓释及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五环三萜类药物吸收的壳聚糖包覆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脂质纳米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如山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等(如下结构式所示,a.山楂酸,b.齐墩果酸,c.熊果酸),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艾滋病、抗氧化、抗II型糖尿病等多种药理活性。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具有护肝、降脂、降糖、抗突变、抗肿瘤等作用,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药即用于治疗肝炎,对于对乙酰氨基酚、四氯化碳、镉等造成的肝损伤从刺激肝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色素P450或诱导产生金属硫蛋白等多种机制明显改善;熊果酸(Ursolic Acid,UA)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具有显著且快速降低谷丙转氨酶、血清转氨酶、消退黄疽、增进食欲、抗纤维化和恢复肝功能等作用,山楂酸(Maslinic acid,MA)的抗炎、抗肿瘤、降糖、神经保护等机制均较为明确。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应用于肝损伤治疗极具前景,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该类药物在水中溶解度极低,难以分散在胃肠液中,不能与胃肠道粘膜充分接触,导致口服生物利用度很差,限制其进一步应用。

纳米技术应用于医药领域制成纳米给药系统,常见的有聚合物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环糊精包合物、脂质体、胶束等,具有靶向性、缓释性等特性,并具有促进细胞内吞、增加跨膜转运等特点,可应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迄今为止,已有多个难溶性药物的纳米口服制剂上市,如新山地明(环孢素A)、(利托那韦)和(沙奎那韦)等。

随着纳米载体口服给药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载体类型和体内处置过程。具有类似于内源性结构的脂质载体有利于肠道摄取。脂蛋白(Lipoprotein)是普遍存在于血管中进行脂质运输的生物复合体,由亲水性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与磷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组成。载脂蛋白是一类两亲性的蛋白质,其疏水部分可以与脂质疏水部分结合,脂质亲水部分朝向外部,从而可自组装成纳米复合物。脂蛋白的结构易于装载难溶性药物,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自组装特性。但天然来源较少,制备工艺复杂,较难获得。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难吸收,载脂蛋白获取困难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五环三萜类药物吸收的壳聚糖包覆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促五环三萜类药物吸收的壳聚糖包覆固体脂质纳米粒,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五环三萜类化合物0~15%(优选1~15%)、壳聚糖或其衍生物5~20%、单硬脂酸甘油酯20~50%、硬脂酸10~30%、泊洛沙姆5~75%;所述纳米粒是通过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和硬脂酸上的羧基与壳聚糖或其衍生物上氨基的静电作用,在单硬脂酸甘油脂和泊洛沙姆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两亲性结构。

优选,所述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选自如山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所述壳聚糖或其衍生物,其中壳聚糖衍生物包括羧甲基壳聚糖或羟乙基壳聚糖;所述泊洛沙姆选自泊洛沙姆18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2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