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锰铁矿射线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7923.7 | 申请日: | 2021-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0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B09B3/30 | 分类号: | B09B3/30;B09B3/35;B09B3/38;B09B5/00;B07C5/34;B03C1/30;B03D3/06;C04B28/00;C04B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6066 | 代理人: | 郭普堂 |
地址: | 65022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锰铁 射线 选矿 资源 综合利用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铁矿射线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碎矿、射线分选:对破碎后的矿石进行射线分选,经过射线分选后,根据矿物中矿石品位的含量将矿石分为精矿,灰岩,泥岩,细料,磁选工艺:立式磁选:细泥沉降、混料:将细泥,泥岩与煤矸石、石粉混合后烘干;粉磨:将烘干后的混合料与水渣、钢渣、水泥熟料、激发剂,按照一定比例通过配料和输送设备输入磨机进行粉磨磨制成符合标准要求的细粉料;均化贮存:细粉料输入均化车间均化,均化完成后输送到料仓贮存;本发明通过射线选矿,降低选矿成本,提高选矿回收率,通过对选矿后的细泥和泥岩进行回收处理,能大幅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和资源利用工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锰铁矿射线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矿山企业废弃物主要为矿山采矿废渣、选矿尾渣和冶炼废渣三个种类,根据分类标准上述三种矿渣都属于一般废弃物,直接露天堆存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对环境的影响是占用土地资源,堆存地附近不能耕作和绿化,影响总体青山绿水观感效果。
矿山采矿及选矿废弃物对土地资源占用,露天堆放占用空间且堆放过程不能绿化,其次废弃物可用作建材生产原料,堆存属于资源浪费,当地建筑材料生产还需开采自然资源,毁坏绿水青山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数量。
冶炼厂废弃物属于活性建筑材料,前几年水泥厂大量购买,就因为冶炼渣的活性可以优化水泥性能。现目前冶炼渣不能发挥自身价值,造成有价资源闲置,需要活性材料的地方还得投资建厂解决活性材料的来源。资源错位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冶炼渣滞销留存占用大量土地,对环境造成压力。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锰铁矿射线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锰铁矿射线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碎矿:对采来的锰铁矿石进行破碎,破碎粒度控制在20-90毫米;其中锰铁矿石原矿中锰的品位为10-15%;原矿的密度为2.8g/cm3,含水量小于1%,三氧化硫含量小于4%,氯离子含量小于0.06%,烧矢量小于3%,不溶物小于3%,玻璃体含量大于85%,放射性IR≤1.0且Ir≤1.0;
第二步:射线分选:对破碎后的矿石进行射线分选,对破碎后的矿石进行射线分选,经过射线分选后,根据矿物中矿石品位的含量将矿石分为精矿,灰岩,泥岩,细料,其中精矿的产率为55%-65%,锰的品位为20-30%,回收率达到94%-98%,进入成品矿仓,灰岩的矿石粒度为大于10毫米以上的物料,品位为5-10%,进入料仓,泥岩的矿石粒度为大于10毫米以上的物料,品位为3-5%,进入原料车间,其中细料的产率为35%-45%,锰的品位为1-2%,回收率达到2%-6%,进入磁选工艺,射线分选采用智能分选机预先抛废,抛废率在35%-45%,精矿中Mn的品位达20%以上,此时精矿的回收率在96以上,针对高含泥矿样,当抛废率在50%左右时,精矿中Mn的品位达28%以上,此时精矿的回收率在80%左右,富集比1.71-1.81;
第三步:磁选工艺:将射线分选的尾矿进行磁选,磁选后磁选精矿的品位为26-30%,磁选尾矿的品位为3-4%,磁选工艺为先干式磁选,再湿式磁选,射线分选尾矿通过带式输送机进入干式磁选机,细料根据磁性差别,被分为精矿,粉料和矿渣,精矿为物料粒度大于0.5毫米的物料,进入精矿仓,粉料为物料粒度大于0.5毫米的物料,进入料仓,粉料为物料粒度小于0.5毫米的物料,进入立式磁选;磁选时,控制磁选的磁场强度为:6500-9500高斯;
第四步:立式磁选:粉料进入到立式磁选后,根据物料的磁性差异,粉料分为精矿和细泥,精矿进入精矿库,细泥进入原料车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7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瓦楞纸箱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玻璃肋单元式玻璃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