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8822.1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石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6M13/402 | 分类号: | D06M13/402;D06M13/395;D06M13/332;A61K45/00;A61K47/59;A61P17/02;A61P31/04;D04H1/728;D04H1/4358;D06M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桐亚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该聚氨酯膜为在聚氨酯纤维表面改性的聚氨酯膜上连接有抗菌药物分子;所述抗菌药物分子包括琥珀氯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林可霉素、莫匹罗星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对组成聚氨酯膜的聚氨酯纤维进行表面改性,进而将抗菌药物分子连接至聚氨酯膜上,可以使得该聚氨酯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同时,本发明聚氨酯膜的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制备过程简单的优势,制得的聚氨酯膜可以广泛应用于创伤护理产品的制备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氨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身体器官,它不仅能够调节人体的代谢,同时还能抵御外界攻击,减少人体其它器官受到物理、化学、机械和微生物等的伤害。皮肤包覆在人的身体表面,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因此在受到致伤因子如热、电流、外力、化学试剂、低温、外科手术以及机体的内在因素如局部供血障碍的作用下容易造成创伤。创伤修复过程主要涉及四个阶段,即止血、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组织重塑。在创伤修复期间,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提高抗菌性是加速创面愈合的重要一环。
聚氨酯材料常被用做医用材料,具有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性能稳定、耐多种化学药品、耐湿等优异的性能。然而目前的聚氨酯敷料本身抗菌性能并不理想,因此提高聚氨酯敷料的抗菌性是提高聚氨酯伤口敷料的一个重要内容。现有的聚氨酯通常是采用物理方法进行抗菌性能改性,然而物理改性不可避免的存在长时间存放后抗菌剂的迁移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敷料抗菌性能下降的问题。
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化学改性工艺对聚氨酯材料进行抗菌改性的方法,将抗菌官能团药物固定在聚氨酯膜上,进而提高聚氨酯膜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膜,该聚氨酯膜通过对组成聚氨酯膜的聚氨酯纤维进行表面改性,进而将抗菌药物分子连接至聚氨酯膜上,可以使得该聚氨酯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制备过程简单的优势。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膜的应用,上述聚氨酯膜可以广泛应用于创伤护理产品的制备过程中。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为在聚氨酯纤维表面改性的聚氨酯膜上连接有抗菌药物分子;
所述抗菌药物分子包括琥珀氯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林可霉素、莫匹罗星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述聚氨酯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静电纺丝制得的聚氨酯膜,随后对组成聚氨酯膜的聚氨酯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制备聚氨酯纤维上含有多胺基接枝活性点的聚氨酯膜;
(b)、将抗菌药物与丙烯酰氯进行接枝反应,合成含有活性双键的抗菌药物聚合物;
(c)、将步骤(a)表面改性后的聚氨酯纤维与步骤(b)含有活性双键的抗菌药物聚合物进行二次接枝聚合,制得接枝有抗菌药物分子的聚氨酯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聚氨酯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静电纺丝制得的聚氨酯膜浸泡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溶液中进行反应,随后取出清洗,使异氰酸酯接枝到聚氨酯纤维上,得到改性中间体;
(a2)、将步骤(a1)制得的改性中间体浸泡于三(2-氨基乙基)胺溶液中,使聚氨酯纤维上的异氰酸酯与三(2-氨基乙基)胺上的氨基进行反应,将三(2-氨基乙基)胺接枝到聚氨酯纤维上,形成含有多胺基接枝活性点的聚氨酯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8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