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精氨酸的发酵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935.0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礼旺;付松;崔怀成;冯学磊;王瑞昌;闻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10 | 分类号: | C12P13/10;C12N1/20;C12R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阳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8 | 代理人: | 郭奥博;张颖 |
地址: | 2337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氨酸 发酵 生产 方法 | ||
1.一种L-精氨酸的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L-精氨酸生产菌的种子液接种至灭菌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所述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为5-6wt%,发酵过程中流加葡萄糖和硫酸铵,生产得到L-精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L-精氨酸生产菌接种至灭菌的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为菌种与种子培养基总体积的8-12%,在温度为32±0.5℃,压力为0.05±0.01Mpa,通气比为1:0.8-1:1.2的条件下培养20-24h,得到所述种子液;
优选地,所述种子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25-35g/L、硫酸铵15-25g/L、玉米浆15-25g/L、七水硫酸镁0.4-0.6g/L、磷酸二氢钾1.2-1.8g/L和尿素1.2-1.8g/L,溶剂为水;
优选地,所述种子液在562nm处的OD值为5-6,pH为7.0-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液的接种量为所述种子液与发酵培养基总体积的8-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精氨酸生产菌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于1972年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1.728。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发酵底料高温灭菌后降温,添加葡萄糖至葡萄糖终浓度为5-6wt%,得到所述发酵培养基;
优选地,所述发酵底料包括如下组分:玉米浆25-35g/L、七水硫酸镁1.2-1.8g/L、磷酸二氢钾1.2-1.8g/L、磷酸氢二钾0.8-1.2g/L、生物素0.8-1.2mg/L和硫胺素0.8-1.2mg/L,溶剂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为32±0.5℃,压力为0.1±0.02Mpa;
和/或,所述发酵的初始通气比为1:0.8-1:1,搅拌转速为50-60rp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过程中,全程流加氨水,使发酵液的pH维持为7.0-7.2;
和/或,所述发酵过程中流加泡敌进行消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过程中,当发酵液中的溶氧量回升至初始溶氧量的80%以上,且残还原糖含量降至0.5wt%以下时,开始流加葡萄糖和硫酸铵,同时调节通气比和搅拌转速,使发酵液中的溶氧量维持为初始溶氧量的30-35%;
优选地,所述发酵过程中,通过流加葡萄糖,使发酵液中的残还原糖含量维持为1-1.2wt%;
优选地,所述发酵过程中,通过流加硫酸铵,使发酵液中的铵氮含量维持为0.05-0.15wt%。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平均积累量小于每小时1.5g/L时,停止流加葡萄糖和硫酸铵,待发酵液中残还原糖的含量降至0.5wt%以下后,结束发酵。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灭菌的种子培养基投入空消的种子罐中,所述种子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25-35g/L、硫酸铵15-25g/L、玉米浆15-25g/L、七水硫酸镁0.4-0.6g/L、磷酸二氢钾1.2-1.8g/L和尿素1.2-1.8g/L,溶剂为水;
接种L-精氨酸生产菌,接种量为L-精氨酸生产菌与种子培养基总体积的8-12%,在温度为32±0.5℃,压力为0.05±0.01Mpa,通气比为1:0.8-1:1.2的条件下培养20-24h,且562nm处的OD值为5-6,pH为7.0-7.2,得到L-精氨酸生产菌的种子液;
(2)将发酵底料高温灭菌后降温,投入空消的发酵罐中,添加葡萄糖至葡萄糖终浓度为5-6wt%,得到发酵培养基;所述发酵底料包括如下组分:玉米浆25-35g/L、七水硫酸镁1.2-1.8g/L、磷酸二氢钾1.2-1.8g/L、磷酸氢二钾0.8-1.2g/L、生物素0.8-1.2mg/L和硫胺素0.8-1.2mg/L,溶剂为水;
接种步骤(1)得到的种子液进行发酵,接种量为所述种子液与发酵培养基总体积的8-12%,控制温度为32±0.5℃,压力为0.1±0.02Mpa,初始通气比为1:0.8-1:1,初始搅拌转速为50-60rpm;
发酵过程中,全程流加氨水,使发酵液的pH维持为7.0-7.2,流加泡敌进行消泡;当发酵液中的溶氧量回升至初始溶氧量的80%以上,且残还原糖含量降至0.5wt%以下时,开始流加葡萄糖和硫酸铵,使发酵液中的残还原糖含量维持为1-1.2wt%,游离的氮元素含量维持为0.05-0.15wt%,同时调节通气比和搅拌转速,使发酵液中的溶氧量维持为初始溶氧量的30-35%;
当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平均积累量小于每小时1.5g/L时,停止流加葡萄糖和硫酸铵,待发酵液中残还原糖的含量降至0.5wt%以下后,结束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9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