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辅助生物酶解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6109.1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江连洲;连子腾;廖培龙;彭新辉;佟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4;C11B3/00;C11B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辅助 生物酶 提取 牡丹 方法 | ||
一种超声辅助生物酶解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牡丹籽进行粉碎,然后过筛得牡丹籽粉;(2)牡丹籽粉加水混合形成半固体混合液,将半固体混合液进行超声处理;(3)向超声处理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所述的复合酶包括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protex6L;(4)灭酶后的酶解液冷却后进行高速离心,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残渣;(5)将乳状液进行冷冻破乳,之后化冻离心取上层清油,与游离油合并得到牡丹籽油;本发明所采用的超声辅助生物酶解提取技术是一种新的牡丹籽油提取方法,该方法牡丹籽油提取率高,所得油脂抗氧化性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总酚含量高、色泽浅、风味纯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主要涉及一种超声辅助生物酶解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籽油是目前发现的最适合人体营养需求的油脂,成分结构合理,营养价值全面,含有丰富的人类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具有抗炎、保肝、降血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而对细胞壁、油脂体和蛋白体的破坏是牡丹籽油提取的关键。
酶法提油(EAEP)技术作为新兴环保的植物油提取技术,它是在物理破碎的基础上,采用生物酶降解油料中的大分子物质(脂卵白、脂多糖等),从而使水和非油成分的亲和力增加,加速油料子叶细胞内油脂的释放,同时超声辅助法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生物活性分子提取新技术,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目前生物酶法提取牡丹籽油,主要是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纤维素酶等将油料组织的细胞结构和油脂复合体破坏,使牡丹籽油从组织中释放出来。而单一的酶类对牡丹籽细胞结构和油脂复合体破坏有限,使得油脂无法完全流出。超声波在液体中会引起空化作用,破坏细胞结构,加速传质过程,因此,可以作为提取植物油脂的有效辅助强化方式。本发明通过初选得出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对牡丹籽细胞破坏能力较强,通过超声辅助生物酶解来提高牡丹籽油的提取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声辅助生物酶解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达到提高牡丹籽油提取率、改善牡丹籽油营养价值的目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超声辅助生物酶解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牡丹籽于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过60目筛得筛下物待用;(2)将上述筛下物与去离子水按照1:5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半固体混合液,将混合液进行超声处理,所述的超声功率为300~500W,超声温度为35~45℃,超声时间为35~55min;(3)调整超声处理后的混合液pH值,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所述的复合酶包括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protex 6L,控制温度水浴加热3h,酶解结束后加热灭酶;(4)将上述灭酶后的酶解液冷却至4℃后进行高速离心,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残渣;(5)将乳状液进行冷冻破乳,之后化冻离心取上层清油,与游离油合并得到牡丹籽油。
所述的超声处理优选参数为:超声功率为400W,超声温度为40℃,超声时间45min。
所述的优选复合酶酶解参数为:混合液pH为5.0,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5%(v/w),酶解时间为1h,90℃灭酶10min,然后调整混合液pH为9.0,碱性蛋白酶protex 6L添加量为1.5%(v/w),酶解时间为2h,90℃灭酶10min。
所述的优选高速离心参数为:10000g离心20min。
所述的冷冻破乳优选参数为:冷冻温度为-20℃,冷冻时间为24h,化冻温度为40℃,离心条件为10000g、20min。
本发明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操作安全且油脂提取率高。
本发明方法所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提取的牡丹籽油抗氧化性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总酚含量高、色泽浅、风味纯正。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工艺技术路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烯环氧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混凝土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