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血酶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6703.0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7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元;史之峰;毛颖;杨志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血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凝血酶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凝血酶磁珠为羧基化磁珠与凝血酶反应形成的带凝血酶的磁珠。凝血酶磁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磁珠清洗、磁珠活化、凝血酶与活化磁珠链接、封闭磁珠未连接的羧基、清洗与保存。本发明中的凝血酶磁珠,无需进行开颅后颅内局部注射凝血酶、形成血栓等复杂操作,仅需远端静脉注射凝血酶磁珠,随后在需要形成血栓的局部放置磁铁,从而形成血栓,本发明能够更加方便、精确和高效地在形成体内血栓,提高了形成血栓位置的准确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方便高效,可以很好地将凝血酶与磁珠相互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凝血酶磁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世界第一,根据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已经升为中国第一位死因。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为脑血管栓塞,而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溶栓治疗。为了了解溶栓药物对血栓的积极作用和作用机理,需要在动物脑部形成血栓,随后注入溶栓药物,观察溶栓药物的作用效果。
目前动物脑梗死模型血栓的产生方式主要有:1、将血液放置于体外,形成血栓块后,注射入体内产生血栓栓塞血管;2、将凝血酶注射到血管局部,形成血栓。但是局部注射常常引起血管渗漏,无法止血,或者凝血酶被血液冲到远端血管,无法在想要的位置形成栓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凝血酶磁珠,在体内栓塞时,无需进行开颅后颅内局部注射凝血酶、形成血栓等复杂操作,能够更加方便、精确和高效地在形成体内血栓,也能在病理实验中在想要的位置更快形成血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凝血酶磁珠,所述凝血酶磁珠为羧基化磁珠与凝血酶反应形成的带凝血酶的磁珠。
羧基化磁珠中的羧基与凝血酶中的氨基发生反应。
本发明所述凝血酶磁珠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磁珠活化:将羧基化磁珠通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试剂(EDC)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试剂(NHS)混合激活,后放置于2-(N-吗啉)乙磺酸(MES)缓冲溶液中,再进行混匀,得到活化后的磁珠;
S2.凝血酶与活化磁珠链接:将步骤S1中得到的活化后的磁珠用2-(N-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清洗,随后加入凝血酶,再进行混匀;
S3.封闭磁珠未连接的羧基:将步骤S2中得到的磁珠放置于磁力架上,移液器弃去上清,同时加入2-(N-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与血清蛋白;
S4.清洗与保存:将步骤S3中得到的磁珠放置于磁力架上,弃去上清,加入磷酸缓冲盐溶液,得到凝血酶磁珠。
优选地,在磁珠活化之前对羧基化磁珠进行清洗,羧基化磁珠清洗的方式为:取羧基化磁珠,用2-(N-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清洗,再放在磁力架上,将羧基化磁珠聚集于试管底部,再用移液器吸弃上清,去除杂质。
优选地,所述2-(N-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6.5,浓度为0.05mol/L,清洗过程中所述2-(N-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与所述羧基化磁珠的体积比为5:1。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羧基化磁珠的粒径为100-120nm,浓度为5mg/ml。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试剂与所述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2,可以高效活化羧基。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试剂与所述羧基化磁珠的质量比为1:9.8-10.2,优选为1:10;步骤S1中所述混匀的温度为20-25℃,时间为3-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转驱动的蜗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板多层纹理压花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