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的侧部吸能传力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0062.6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麻瑞祥;何桂军;吴昊;宫瑞伟;卢广亮;张印权;刘杰;孙红娜;王延鹏;王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0L50/64;B60K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侧部吸能传力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侧部吸能传力结构,包括地板门槛,以及与地板门槛连接的前地板横梁组件,且地板门槛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前地板横梁组件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于前地板横梁组件内构造有第一吸能部,第一吸能部位于地板门槛和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之间,并具有于车身的高度方向依次层叠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空腔。本发明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侧部吸能传力结构,通过在前地板横梁组件内设置位于地板门槛和电池包之间的第一吸能部,并使第一吸能部包括沿车身的高度方向依次层叠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空腔,可有效提高前地板横梁组件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对电池包的防护,并可有效防止地板门槛受侧向力撞击时损坏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侧部吸能传力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高,每年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之大幅度增加,因此消费者对汽车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
车身门槛是车辆碰撞必经传力环节,其具备吸收碰撞能量、抵抗侵入量及传递碰撞力等重要作用,是车身安全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EV(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身上,门槛腔体与地板横梁腔体采用对接形式,其中侧围外板、B柱加强板、B柱内板下段和地板门槛梁组成门槛腔体,地板横梁与地板面板组成地板横梁腔体,门槛腔体与地板横梁腔体对接布置。
如上结构的缺点在于,在车身受到侧面碰撞时,碰撞力经门槛腔体后将力分解传递至中横梁腔体和电池包,会对电池包产生巨大的破坏力,致使电池出现漏液、自燃等一系列事故,增大碰撞后电池破损后的二次伤害风险,乘驾安全指数低,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侧部吸能传力结构,以降低损坏电池包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的侧部吸能传力结构,包括:
地板门槛,沿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前地板横梁组件,与所述地板门槛连接,并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前地板横梁组件内构造有第一吸能部,所述第一吸能部位于所述地板门槛和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之间,并具有于车身的高度方向依次层叠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前地板横梁组件包括于所述车身长度方向自前至后依次排布的前地板前横梁组件、前地板中横梁组件和前地板后横梁组件,并于所述前地板前横梁组件、所述前地板中横梁组件和所述前地板后横梁组件至少之一上设有所述第一吸能部。
进一步的,所述地板门槛与侧围门槛梁组件连接,所述侧围门槛梁组件的B柱对应所于所述前地板中横梁组件设置,并于所述侧围门槛梁组件内构造有第二吸能部,且所述第二吸能部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二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门槛梁组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排布的侧围外板、侧围门槛梁和B柱内板,所述第二空腔包括设于所述侧围外板和所述侧围门槛梁之间的外侧空腔,以及设于所述侧围门槛梁和所述B柱内板之间的内侧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外板罩设于所述侧围门槛梁外,并于所述侧围外板和所述B柱内板之间设有位于所述侧围门槛梁上部的B柱加强板。
进一步的,于所述地板门槛和所述侧围门槛梁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三空腔,且所述第三空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地板横梁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前地板横梁、前地板横梁连接板、前地板面板和前地板纵梁,所述第一空腔包括由所述前地板横梁和所述前地板横梁连接板围构形成的上部空腔,由所述前地板横梁连接板和所述前地板面板围构形成的中部空腔,以及由所述前地板面板和所述前地板纵梁围构形成的下部空腔。
进一步的,于所述前地板横梁上构造有以对所述前地板横梁的顶部构成加强的横梁加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0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