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触摸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0609.2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5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齐二龙;陈柏辅;黄嘉桦;谢川龙;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H01L33/00;H01L33/06;H01L33/32;H01L3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触摸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触摸芯片,其包括:衬底基板、触摸屏结构以及LED灯珠结构,其中,所述触摸屏结构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用于为所述LED触摸芯片提供触摸功能,所述LED灯珠结构设置于所述触摸屏结构内,用于提供发光显示功能;所述触摸屏结构具有容置腔,所述LED灯珠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LED灯珠结构露出所述容置腔,以发出所需的光线。从而实现提高触摸屏灵敏度、降低触摸屏成本、减小屏外框厚度以及增加屏抗干扰性的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LED触摸芯片的制备方法和一种具有该LED触摸芯片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触摸芯片、一种LED触摸芯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具有该LED触摸芯片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因其高亮度、低热量、长寿命、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显示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的分辨率越来越高,LED屏幕的点间距越来越小,从而产生了Mini LED和Mirco LED技术。由于MiniLED和Mirco LED具有亮度高、色域广、刷新率快等优点使其在高端显示行业更具有优势,例如应用于会议一体机、广告牌等显示装置。此类显示装置在应用中一般需要有触摸功能,其通常采用红外线触摸屏固定在LED显示屏的边框上,红外线触摸屏利用X、Y方向上的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手势。
然而,采用上述红外线触摸屏实现触摸功能会出现灵敏度差、操作上出现延迟,以及容易受外界光线影响、怕强光干扰等问题。而且,该红外线触摸屏作为一个单独模块,往往需要采用多个辅助固定件才能固定在LED显示屏上,但这也直接增加了结构的复杂度、整个显示装置的尺寸以及产品的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触摸芯片、一种具有该LED触摸芯片的显示装置以及一种LED触摸芯片的制备方法,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LED触摸屏灵敏度差、操作上出现延迟、容易受外界光线影响、怕强光干扰,以及产品结构复杂以及整体尺寸较大等问题。
一种LED触摸芯片,其包括:衬底基板、触摸屏结构以及LED灯珠结构,其中,所述触摸屏结构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用于为所述LED触摸芯片提供触摸功能,所述LED灯珠结构设置于所述触摸屏结构内,用于提供发光显示功能;所述触摸屏结构具有容置腔,所述LED灯珠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LED灯珠结构露出所述容置腔,以发出所需的光线。
上述LED触摸芯片中,所述LED触摸芯片能够实现提高触摸屏灵敏度、降低触摸屏成本、减小屏外框厚度以及增加屏抗干扰性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触摸屏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电极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电极层、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第一绝缘层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和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二绝缘层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上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三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所述第三绝缘层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层上,另外部分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所述第四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且所述第四绝缘层上开设有所述容置腔。
可选地,所述触摸屏结构还包括第一触摸电极以及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依次穿过所述第四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依次穿过所述第四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LED灯珠结构包括第一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发光层、第二半导体层、第四电极层和第五绝缘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所述多量子阱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上,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设置于所述多量子阱发光层上,所述第四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上,所述第五绝缘层同时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极层上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0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爆炸性环境的多信息融合采集机器人
- 下一篇:拉动解锁的扣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