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板内部流道结构的加工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1466.7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媛;任清川;周永;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结构 加工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板内部流道结构的加工方法及应用,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冷板的侧壁钻预孔,根据预孔采用切削加工方式形成流道;S2、在流道的两端焊接堵头,所述堵头与冷板采用相同材质,焊接方式采用银钎焊或激光焊接或氩弧焊。本发明的流道加工先进行切削加工再进行焊接,一方面相对于拆分零件为两半再组件焊接的方式,其工艺流程更为简化,节约生产周期,另一方面对焊接设备要求相对较低,降低了制造难度,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与现有广泛采用的加工方式相比,其效率大为提高,成本也相应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板内部流道结构的加工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呈现出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的特点,应用于其上的电子器件也相应体现出小体积、多功能及高功耗的特征。同时,模块还存在集中安装的特征,因而,电子产品的发热问题愈加突出。冷却系统有自然冷却、风冷、液冷三种方案,由于器件发热功率增加及模块小型化导致的散热面积收缩,自然冷却与风冷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电子产品的需求。因而冷却效果好的液冷方案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电子产品上,在发热严重的模块中增加带液冷流道的冷板日益成为解决模块发热问题的重要选择。
目前冷板主要包括带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开放式冷却循环系统以及内部填充冷却液的封闭式冷却系统,根据使用环境不同,选用材料包括铜合金、铝合金及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市面上常见的冷板加工主要包括冷板组焊及铸造两种方案。冷板组焊:将冷板拆分,使得原位于零件内部的流道结构可由切削加工实现,然后再将拆分零件组焊(真空钎焊、搅拌磨檫焊等方式)以形成完整的流道结构;铸造:将内部流道设计为管路,通过预埋管路的铸造方案实现冷板的流道内置。
以上两种方案也存在如下不足:
1)、冷板组焊主要采用真空钎焊、搅拌摩擦焊、电子束焊等先进焊接工艺,而埋管铸造也以精密熔模铸造方案为主,均需通过专用设备实现;
2)、搅拌摩擦焊、电子束焊机精密熔模铸造作为行业内先进的特种工艺,操作复杂、专业度高,技术和人员均由该领域专业厂家掌握;
3)、对于流道结构简单、流道精度要求不高的冷板,拆分、组焊及埋管铸造的工艺虽也能实现冷板的加工;但相对于零件自身简单的结构,加工工艺过于繁琐、复杂,成本也因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板内部流道结构的加工方法,解决现有冷板内部流道结构加工方式操作复杂、专业度高、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冷板内部流道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冷板的侧壁钻预孔,根据预孔采用切削加工方式形成流道;
S2、在流道的两端焊接堵头,所述堵头与冷板采用相同材质,焊接方式采用银钎焊或激光焊接或氩弧焊。
本发明的整体构思在于:
主要采用切削加工加工结合焊接的方式,实现金属冷板内部流道的高效加工制造。
传统的加工工艺,需采用分槽板、盖板加工,再焊接组件或者埋管铸造的方式成型,对设备要求较高。
本发明的流道加工先进行切削加工再进行焊接,一方面相对于拆分零件为两半再组件焊接的方式,其工艺流程更为简化,节约生产周期,另一方面对焊接设备要求相对较低,降低了制造难度,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与现有广泛采用的加工方式相比,其效率大为提高,成本也相应降低。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在冷板的两个对称侧壁均钻预孔,采用两侧对钻工艺。
采用两侧对钻加工能够适用于流道较长的冷板加工,通过采用钻预孔,能够提高两侧钻孔的同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